2 疾病分类
急诊科
5 症状体征
生产性中毒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一般接触杀虫脒后2—4h出现症状,口服中毒在半至一小时内发病。
一、轻度中毒 常有头痛、头晕、精神萎靡、倦怠无力,心悸、恶心、嗜睡和轻度紫绀。
二、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浅昏迷,皮肤粘膜紫绀以及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出血形膀胱炎症状,有些患者有发热、血压降低或升高,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三、严重中毒 出现昏迷、明显紫绀、瞳孔扩大,休克、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少数患者出现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溶血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水肿和心脏骤停,局部皮肤红肿和粟粒样皮疹,可伴有灼痛和搔痒。
7 病理生理
毒物的吸收和代谢 杀虫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用苯基3H标记的杀虫脒给大鼠口服,8h后,肝、肾、淋巴结中放射性深虫幂的含量较多而其他组织较少,24h后,肝中仍较多,其他组织中含量则甚微,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迅速从尿和粪排出,给药后24h尿中排出85%,胆管和乳汁也有排出,由于杀虫脒在体内迅速代谢和排出,因此组织内无明显的蓄积。
发病机制 杀虫脒的中毒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机制可能是直接的麻醉作用和对心血管的抑制作用,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的苯胺活性基团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出血性膀胱炎,杀虫脒抑制血清单胺氧化酶和其他酶,导致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
8 诊断检查
实验室检查 尿中出现红细胞、蛋白、少量白细胞和管型,少数患者血清ALT增高,尿中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4-氯-邻甲苯胺增高(正常值总量为0.02±0.025mg/L,其中杀虫脒为0.01±0.023mg/L,4-氯-邻甲苯胺为0.010±0.16mg/L)。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增高,严重中毒时血清单胺氧化酶降低,心电图可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
诊断 急性杀虫脒中毒的诊断并不困难,可根据杀虫脒大量皮肤接触、吸入或口服史,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紫绀、出血形膀胱等为主的全身中毒症状和体征,尿中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4-氯-邻甲苯胺增高,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增高,血清单胺氧化酶严重中毒时才明显下降,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急性杀虫脒中毒应与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相鉴别,除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外,后者血胆碱酯酶活力有明显抑制,杀虫脒与有机磷杀虫药混合使用后出现急性中毒症状时,应同时测定血胆碱酯酶活力和尿中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4-氯-邻甲苯胺,以资鉴别和确诊,杀虫脒中毒还须注意与肠原性紫绀病、食物中毒、中暑、乙型脑炎、泌尿道感染及其他农药中毒等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