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铁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quán xuè tiě

2 英文参考

whole blood iron

3 概述

铁是必需元素原子式亚铁原子Fe2,正铁原子Fe2原子量为55.84。正常成人体内铁总量为71.63~89.54mmol/L,其中2/3左右有生理活性,1/3为贮存铁。

4 全血铁医学检查

4.1 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 > 无机物测定

4.2 取材

血液

4.3 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高铁离子从其载体蛋白即转铁蛋白上游离出来,并同时被还原为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色原,一种敏感的铁指示剂络合形成一种蓝色的复合物,此复合物在546nm有最大吸收峰,其吸收值与铁离子浓度正相关

4.4 试剂

标本为不溶血血清血浆

4.5 操作方法

线性范围可达179μmol/L。

超出线性范围的结果应用不含铁的重蒸水稀释3倍重新测定,结果然后乘以3倍。

附注:

(1)血清铁1天内早晨最高,下午逐渐下降。应留取早晨空腹时标本

(2)验血前慎用铁剂治疗或禁食含铁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禁食能和铁络合的物质,如茶等。

4.6 正常值

男:788~1003μmol/L    (44~56mg/dl)

女:752~859μmol/L     (42~48mg/dl)

4.7 临床意义

(1)增多:

①生理性变化:新生儿、高山地区居民、剧烈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超力型人等。

②病理性变化:

A.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或相对性):大量脱水所致血液浓缩(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严重灼烧、长期禁食者)、机体长期缺氧(紫绀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高山病、严重肺气肿)、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减少:

①生理性变化:妊娠中、后期的稀血症。

②病理性变化:

A.失血贫血内脏出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B.溶血性贫血先天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蚕豆病、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贫血先天溶血性黄疸等),后天获得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碎片综合征药物溶血性贫血奎宁奎尼丁非那西丁等,药物溶血性贫血:苯、铅、砷等,感染溶血性贫血)等。

C.造血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营养不良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8 附注

当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婴儿生长期,因体内铁的需要量增加,可使血清铁降低,属生理现象。

4.9 相关疾病

脱水腹泻肺气肿一氧化碳中毒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黄疸新生儿溶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