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疾病概述
青少年春季疹是较多见而又易被错诊、漏诊的一种。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它是由日光中的一定波长的紫外线和冷空气共同作用所致。该病在一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生在十岁左右的男孩,女孩却少见,可能由于长发遮盖耳朵从而避免了紫外线的直按照射所致。其特征表现为初春阳光照射后,耳轮迅速出现红斑,十几小时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水肿性丘疹,大多数丘疹顶端有针尖大小的晶莹小水疱,几天至几个星期后自行消退同时出现糠状鳞屑,不留疤痕。往往每年都有发病,可持续几年至十几年方愈。个别病人手背也可累及。
4 疾病描述
Von Gaal于1858年首次描述本病,以后有报道命名不一。1954年,Andrerson和Wallace称之为青少年春季疹。Berth-Jones等(1991)认为本病是多形性日光疹的异型。
5 症状体征
在初春日光照射后,耳部经常瘙痒,耳轮迅速发生红斑,少数患者随后仅有鳞屑。其特征性表现是在红斑发生后12~14h内出现群集性水肿性丘疹或斑丘疹,多数丘疹顶端有小水疱,偶尔形成大疱。可继发感染,结痂。数日至数周内,皮疹自行消退,出现鳞屑,但无萎缩。每年春季可再发。
损害局限于耳部曝光区,大多数仅限于耳轮和耳垂,也可累及对耳轮和耳屏,个别患者可在手背和指背部出现多形红斑样皮疹。耳部有大疱时,颈淋巴结可肿大。
本病多见于5~12岁男孩,女孩因长发遮盖耳部而较少患病。发病年龄小则1岁,以2~4岁多见,亦有白10~15岁发病的。疾病反复发作,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方缓解。本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发病史。对日光较敏感的白肤色小孩发病率较高。
本病可以与其它光线性皮肤病合并发生,以并发多形性日光疹多见,Warin(1991)报告合并多形性日光疹和种痘样水疱病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