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 针灸学 中医学
qián zhāng mén
Chōngmén SP12[中国针灸学词典]
前章门为经穴别名。出《针灸学》(南京)。即冲门。[1]
冲门为经穴名(Chōngmén SP12)。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为是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冲:冲要;门:门户。穴在气街,部位重要。相当于下肢与腹部间的门户,故名。在腹股沟区,腹股沟斜纹中,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仰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髂腰肌。有调下焦、理气机的作用。主治肝肾、前阴及下腹部等疾患。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难产、疝气、癃闭、少腹疼痛、霍乱、泄痢、腹部痞块等。现代又多用于治疗尿潴留、睾丸炎、精索神经痛、子宫内膜炎、子痫等。一般直刺0.5~1.0寸,避开动脉;可灸。[2]
冲门[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