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骝卵

中药材 清热利湿 中医学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mǎ liú luǎn

2 中医大辞典》·马骝卵

马骝卵中药名,出自《陆川本草[1]

2.1 别名

蕨薯、凉水果、石窝蛋、雉鸡蛋[1]

2.2 来源及产地

骨碎补科植物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 (L.) Presl的块茎分布西南、华南及福建、台湾等地。[1]

2.3 性味

甘、淡,凉[1]

2.4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咳止血[1]

1.治湿热腹泻痢疾疳积疝气[1]

2.治肺热咳嗽吐血尿血。煎服:9~15g。[1]

3.捣敷治淋巴结炎,创伤出血;鲜品切片外擦治体癣[1]

2.5 化学成分

块根中含羊齿烯、β-谷甾醇里白烯等[1]

3 《*辞典》·马骝卵

3.1 出处

《陆川本草

3.2 拼音名

Mǎ Liú Luǎn

3.3 别名

蕨薯(《广西药植图志》),凤凰蛋落地珍珠(《陆川本草》),麻雀蛋、凉水果(《四川中药志》),犸骝卵(《广西中草药》),石窝蛋、猫蛋果、蛇蛋参(《云南中草药》),雉鸡蛋(《福建中草药》)。

3.4 来源

骨碎补科植物肾蕨块茎。全年可采。

3.5 性味

甘涩,平。

①《广西药植图志》:"味甘带涩,性平,无毒。"

②《陆川本草》:"甘淡,微寒。"

3.6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血。治咳嗽吐血泄泻痢疾疳积血淋,庙气。

①《广西药植图志》:"止水泻。治麻后痢,小儿疳积。"

②《陆川本草》:"生津止渴,清肝,止血。治泄泻下痢,舌干口渴眼球上翳,跌打暗伤,刀伤出血。"

③《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治内伤咳嗽,红白痢疳积疝气。"

3.7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3.8 附方

①治水泻马骝卵(生的)二十枚,捣烂冲开水,过滤取汁,内服。(《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时痢、小儿麻后痢:马骝卵醋浸备用。成人吃十枚,小儿吃三至五枚。(《广西药植图志》)

③治疝气马骝卵二两,加糖适量,浓煎冲酒服。(《泉州本草》)

④治吐血:凉水果根茎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痢疾:犸骝卵浸醋,每日服二次,每次服十枚。

⑥治小儿积热:犸骝卵八枚。水煎服。

⑦治鼠蹊淋巴结炎:犸骝卵二两,黄糖少许,捣烂敷患处。(⑤方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⑧治咳嗽血淋:蛇蛋参鲜品四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3.9 摘录

《*辞典》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马骝卵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马骝卵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