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豬蹄的營養價值
1. 豬蹄中的膠原蛋白質在烹調過程中可轉化成明膠、它能結合許多水,從而有效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皮膚組織細胞的儲水功能,防止皮膚過早褶皺,延緩皮膚衰老;
2. 豬蹄對於經常四肢疲乏,腿部抽筋、麻木,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及缺血性腦病患者一定輔助療效,它還有助於青少年生長發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的速度;
3. 豬蹄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促進毛皮生長,預治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使冠心病和腦血管病得到改善,對消化道出血、失水性休克有一定的療效。
6 豬蹄的選購
臨睡前不宜喫豬蹄,以免增加血黏度;由於豬蹄中的膽固醇含量較高,因此有胃腸消化功能減弱的兒童一次不能過量食用;
去毛小竅門:
7 豬蹄適合的人羣
1. 適宜血虛者食用;適宜年老體弱者食用;適宜產後缺奶者食用;適宜腰腳軟弱無力者食用;適宜癰疽瘡毒久潰不斂者食用;
2. 有胃腸消化功能減弱的老年人每次不可食之過多;患有肝炎、膽囊炎、膽結石、動脈硬化、高血壓病的患者食應以少食或不食爲好;凡外感發熱和一切熱證、實證期間不宜多食;胃腸消化功能減弱的兒童一次不能過量食用。
9 豬蹄的食用建議
1. 豬蹄一般用於燉湯、燒、滷;
2. 製作前要檢查好所購豬蹄是否有局部潰爛現象,以防口蹄疫傳播給食用者,然後把毛拔淨或刮乾淨,剁碎或剁成大段骨,連肉帶碎骨一同摻配料入鍋;
3. 豬蹄也可做成纏蹄、煮熟切片涼拌。方法是:將新鮮豬蹄去毛刮淨後,剖開並取出內骨,用鹽醃漬。在準備使用時,將其捲成圓棒形,用乾淨布包裹,再用細長的草繩從頭到尾地纏緊,放到鍋中煮熟,拆去繩索和包布,即可切成一片片纏蹄肉用於涼拌;
10 《*辭典》:豬蹄
10.1 出處
《千金·食治》
10.2 拼音名
Zhū Tí
10.3 別名
豬四足(《本草經集莊》)。
10.4 來源
爲豬科動物豬的蹄。
10.5 原形態
10.6 性味
甘鹹,平。
①《日用本草》:"味甘,微涼。"
10.7 歸經
10.8 功能主治
①《別錄》:"主傷撻諸敗瘡,下乳汁。"
④《隨息居飲食譜》:"填腎精而健腰腳,滋胃液以滑皮膚,長肌肉可愈漏瘍,助血脈能充乳汁,較肉尤補。"
10.9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外用:煎湯洗。
10.10 附方
①治乳無汁:母豬蹄一具,粗切,以水二斗煮熟,得五、六升汁飲之,不出更作。(《千金方》)
②治癰疽發背或髮乳房初起微赤:母豬蹄二隻,通草六分。以綿裹,和煮作羹食之。(《梅師集驗方》)
③治毒攻手足腫,疼痛欲斷:豬蹄一具,合蔥煮,去滓,納少鹽以漬之。(《肘後方》)
④治癰疽等毒潰爛:豬蹄一具(治如食法),薔薇根一斤,甘草五兩(炙),芍藥五兩,白芷五兩。上五味切,以水二斗,煮豬蹄取八升,去滓,下諸藥,煮取四升,稍以洗瘡。(《刪繁方》)
10.11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