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國家基本藥物
序號 | 基本藥物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導價格 | 類別 | 備註 |
460 | 37 | 知柏地黃丸 | 水蜜丸 | 60g | 瓶 | 8.8元 | 中成藥部分 | * |
461 | 37 | 知柏地黃丸 | 水蜜丸 | 6g | 袋 | 1元 | 中成藥部分 | |
462 | 37 | 知柏地黃丸 | 水蜜丸 | 30g | 瓶 | 4.6元 | 中成藥部分 | |
463 | 37 | 知柏地黃丸 | 水蜜丸 | 36g | 瓶 | 5.5元 | 中成藥部分 | |
464 | 37 | 知柏地黃丸 | 水蜜丸 | 40g | 瓶 | 6元 | 中成藥部分 | |
465 | 37 | 知柏地黃丸 | 水蜜丸 | 54g | 瓶 | 8元 | 中成藥部分 | |
466 | 37 | 知柏地黃丸 | 水蜜丸 | 72g | 瓶 | 10.4元 | 中成藥部分 | |
467 | 37 | 知柏地黃丸 | 水蜜丸 | 250g | 瓶 | 33元 | 中成藥部分 | |
468 | 37 | 知柏地黃丸 | 蜜丸 | 120g | 瓶 | 7.4元 | 中成藥部分 | *△ |
469 | 37 | 知柏地黃丸 | 蜜丸 | 36g | 瓶 | 2.4元 | 中成藥部分 | |
470 | 37 | 知柏地黃丸 | 蜜丸 | 54g | 瓶 | 3.5元 | 中成藥部分 | |
471 | 37 | 知柏地黃丸 | 蜜丸 | 60g | 瓶 | 3.9元 | 中成藥部分 | |
472 | 37 | 知柏地黃丸 | 蜜丸 | 72g | 瓶 | 4.6元 | 中成藥部分 | |
473 | 37 | 知柏地黃丸 | 蜜丸 | 90g | 瓶 | 5.7元 | 中成藥部分 | |
474 | 37 | 知柏地黃丸 | 蜜丸 | 9g | 丸 | 0.73元 | 中成藥部分 | *△ |
475 | 37 | 知柏地黃丸 | 濃縮丸 | 200丸 | 瓶 | 9元 | 中成藥部分 | *△ |
476 | 37 | 知柏地黃丸 | 濃縮丸 | 120丸 | 瓶 | 5.5元 | 中成藥部分 | |
477 | 37 | 知柏地黃丸 | 濃縮丸 | 180丸 | 瓶 | 8.1元 | 中成藥部分 | |
478 | 37 | 知柏地黃丸 | 濃縮丸 | 192丸 | 瓶 | 8.7元 | 中成藥部分 | |
479 | 37 | 知柏地黃丸 | 濃縮丸 | 216丸 | 瓶 | 9.7元 | 中成藥部分 | |
480 | 37 | 知柏地黃丸 | 濃縮丸 | 240丸 | 瓶 | 10.7元 | 中成藥部分 | |
481 | 37 | 知柏地黃丸 | 濃縮丸 | 360丸 | 瓶 | 15.9元 | 中成藥部分 |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4 概述
知柏地黃丸爲方名,出《症因脈治》卷一[1],即《醫方考》卷三之滋陰八味丸[2][2]。原名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方[2]。又名知柏八味丸[2]。
中成藥知柏地黃丸的主要成分爲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茯苓、澤瀉、山藥[3]。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乾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載有知柏地黃丸的部頒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知柏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濃縮丸)的藥典標準。
10 知柏地黃丸的藥典標準
10.1 品名
Zhibai Dihuang Wan
10.2 處方
知母40g、黃柏40g、熟地黃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藥80g、茯苓60g、澤瀉60g
10.3 製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35~50g加適量的水泛丸,乾燥,製成水蜜丸;或加煉蜜80~11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10.4 性狀
本品爲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帶酸苦。
10.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澱粉粒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24~40μm,臍點短縫狀或人字狀(山藥)。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試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茯苓)。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熟地黃)。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26~110μm(知母)。草酸鈣簇晶存在於無色薄壁細胞中,有時數個排列成行(牡丹皮)。果皮表皮細胞橙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山茱萸)。薄壁細胞類圓形,有橢圓形紋孔,集成紋孔羣;內皮層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較厚,木化,有稀疏細孔溝(澤瀉)。纖維束鮮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的壁木化增厚(黃柏)。
(2)取本品水蜜丸6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9g,剪碎。加乙醚15ml,振搖15分鐘,放置1小時,濾過,濾液揮去乙醚,殘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對照品,加丙酮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環己烷—乙酸乙酯(3: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鹽酸酸性5%三氯化鐵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褐色條斑。
(3)取本品2g,切碎,加甲醇Sml,加熱迴流15分鐘,濾過,取濾液,補加甲醇使成5ml,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黃相對照藥材0.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小檗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異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濃氨試液(12:3:6:3:1)爲展開劑,置氨蒸氣預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 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
10.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10.7 含量測定
10.7.1 山茱萸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0.7.1.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四氫呋喃—甲醇—乙腈—0.05%磷酸溶液(1:4:8:87)爲流動相;柱溫爲40℃;檢測波長爲236nm。理論板數按馬錢苷峯計算應不低於4000。
10.7.1.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馬錢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50%甲醇製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10.7.1.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水蜜丸,研碎,取0.7g,精密稱定;或取小蜜丸或重量差異項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勻,取約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15分鐘,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5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0ml,加在中性氧化鋁柱(100~200目,4g,內徑爲1cm)上,用40%甲醇50ml洗脫,收集流出液與洗脫液,蒸乾,殘渣用50%甲醇溶解,並轉移至5m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0.7.1.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山茱萸以馬錢苷(C17H26O10)計,水蜜丸每1g不得少於0.53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於0.4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於3.6mg。
10.7.2 牡丹皮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0.7.2.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水(70:3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74nm。理論板數按丹皮酚峯計算應不低於3500。
10.7.2.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丹皮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即得。
10.7.2.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水蜜丸,研碎,取0.4g,精密稱定;或取小蜜丸或重量差異項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勻,取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45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5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0.7.2.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與供試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牡丹皮以丹皮酚(C9H10O3)計,水蜜丸每1g不得少於0.80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於0.55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於5.0mg。
10.8 功能與主治
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乾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10.9 用法與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10.10 規格
大蜜丸 每丸重9g
10.11 貯藏
密封。
10.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1 知柏地黃丸(濃縮丸)的藥典標準
11.1 品名
Zhibai Dihuang Wan
11.2 處方
知母25.9g、黃柏25.9g、熟地黃103.4g、山茱萸(制)51.7g、牡丹皮38.8g、山藥51.7g、茯苓38.8g、澤瀉38.8g
11.3 製法
以上八味,取山藥、牡丹皮13g、山茱萸21g粉碎成細粉,備用;澤瀉、茯苓、知母、黃柏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爲1.35~1.40(20℃)的清膏;取熟地黃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爲1.35~1.40( 20℃)的清膏;取剩餘的牡丹皮、山茱萸,以7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後,進行滲漉,收集滲漉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相對密度爲1.35~1.40(20℃)的清膏;將上述各清膏、藥粉及適量澱粉混勻,製成1000丸,乾燥,打光,即得。
11.4 性狀
本品爲黑棕色的濃縮丸;氣微,味苦、酸。
11.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存在於無色薄壁細胞中,有時數個排列成行(牡丹皮)。澱粉粒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24~40μm,臍點短縫狀或人字狀(山藥)。果皮表皮細胞橙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賂連珠狀增厚(山茱萸)。
(2)取本品6g,研細,加乙醚15ml,振搖15分鐘,放置1小時,濾過,濾液揮去乙醚,殘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對照品,加丙酮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酸乙酯(3: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鹽酸酸性5%三氯化鐵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褐色斑點。
(3)取本品2g,研細,加甲醇5ml,加熱迴流15分鐘,濾過,濾液補加甲醇至5ml,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黃柏對照藥材0.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小檗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二甲苯—異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水(12:3:6:3:1)爲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
(4)取本品10g,研細,加水100ml,微溫使充分溶散,加熱至沸,放冷,濾過,取濾液,用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30ml,合併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熟地黃對照藥材4g,加水60ml,煎煮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用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20ml,合併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二甲苯—乙酸乙酯(1: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2,4-二硝基苯肼乙醇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1.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11.7 含量測定
11.7.1 山茱萸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1.7.1.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四氫呋喃—甲醇—乙腈—0.05%磷酸溶液(1:4:8:87)爲流動相;柱溫40℃;檢測波長爲236nm。理論板數按馬錢苷峯計算應不低於4000。
11.7.1.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馬錢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50%甲醇製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11.7.1.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適量,研細,取約0.4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5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0ml,加在中性氧化鋁柱(100~200目,4g,內徑爲1cm)上,用40%甲醇50ml洗脫,收集流出液及洗脫液,蒸乾,殘渣加50%甲醇適量使溶解,轉移至10ml量瓶中,用5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11.7.1.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g含山茱萸以馬錢苷(C17H26O10)計,不得少於1.0mg。
11.7.2 牡丹皮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1.7.2.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水(70:3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74nm。理論板數按丹皮酚峯計算應不低於3500。
11.7.2.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丹皮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11.7.2.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適量,研細,取約0.4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5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g含牡丹皮以丹皮酚(C9H10O3)計,不得少於1.5mg。
11.8 功能與主治
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乾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11.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11.10 規格
每10丸重1.7g
11.11 貯藏
密封。
11.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2 知柏地黃丸的中藥部頒標準
12.1 劑型
12.2 拼音名
Zhibai Dihuang Wan
12.3 標準編號
WS3-B-1357-93
12.4 處方
知母 40g
熟地黃 160g
黃柏 40g
山茱萸 80g
山藥 80g
牡丹皮 60g
茯苓 60g
澤瀉 60g
12.5 製法
以上八味,將澤瀉、茯苓、知母、黃柏粉碎成粗粉,加水煮煎二次,第 一次 3小時,第二次 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爲1.30~1.35 (20 ℃) 的清膏;取熟地黃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 3小時,第二次 2小時,第三次 1 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爲1.30~1.35 (20℃) 的清膏;取牡丹皮 40g,山茱萸 46. 9g,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17頁),以&0%乙醇作 溶劑,浸漬24小時後,進行滲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相對密度 1.30~1.35 (20℃)的清膏;取山藥、剩餘的山茱萸及剩餘的牡丹皮粉碎成細粉,與上述各清膏混勻 制丸,乾燥,打光,即得。
12.6 性狀
本品爲黑棕色的濃縮丸;氣微,味苦、酸。
12.7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存在於無色薄壁細胞中,有時數 個排列成行。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長80~ 240μm 。針晶直徑 2~8 μm 果皮表皮細胞橙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略連珠狀增厚。
12.8 檢查
12.9 功能與主治
12.10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8丸,一日 3次。
12.11 規格
每 8丸相當於原生藥 3g
12.12 貯藏
密封 。
13 知柏地黃丸藥品介紹
13.1 藥品名稱
13.2 藥品漢語拼音
Zhibai Dihuang Wan
13.3 劑型
13.4 性狀
知柏地黃丸爲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帶酸苦。
13.5 知柏地黃丸的主要成份
13.6 知柏地黃丸的藥理作用
1.降血糖。小鼠灌服知柏地黃丸2.5g/kg及5.0g/kg,能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誘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並能減少小鼠的每日飲水量。
2.臨牀報道:①性功能失常:知柏地黃丸治療18~38歲遺精47例,分爲陰盛火旺型,溼熱下注型及腎虛失攝型,每日1劑,水煎分二次服用治癒36例(76.5%),好轉7例(15%),無效4例(8.5%)。②單發良性甲狀腺結節:單純口服知柏地黃丸治療本病26例,每次9g,或其濃縮丸每次8粒,每日3次,90天爲一療程。治療1~2個療程後,經檢查及B超探查均證實腫塊消失者20例,佔77%;較治療前有縮小者4例,佔15%,較治療前無變化者2例,總有效率爲92%,大部分患者在1個療程後便產生療效。③耳聾症:知柏地黃丸治療氨基苷類藥物引起的耳聾性症狀44例,2丸/次,每日早晚各一次,溫開水送服,用藥2~5日痊癒32例(單純性耳鳴16例,耳鳴伴眩暈者16例),用藥5~10天后好轉者10例(耳鳴伴眩暈者8例,耳鳴伴聽力減退2例),用藥15日以上無效者2例,總有效率爲95.5%。
13.7 知柏地黃丸的功能主治
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乾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13.8 知柏地黃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濃縮丸一次8丸,一日3次。
13.9 注意事項
1.忌不易消化食物。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知柏地黃丸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13.10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13.11 專家點評
1.(1)虛勞:症見顴紅口乾,多夢,夢中遺精,夜臥不寧,頭暈心煩,五心潮熱,小便黃少而熱,舌質紅少苔,脈細數。(2)牙痛:症見顴紅口乾,潮熱盜汗,遺精,腰痛,舌質紅,脈細數者。(3)血淋:症見尿血日久,血色暗紅,小便灼熱澀痛,腰部痠痛,或潮熱,或遺精,或虛煩,舌瘦乾紅,脈沉細弱。
2.應用指徵:知柏地黃丸辨證要點是肝腎陰虛,虛火上炎。主要見症爲腰膝痠軟,耳鳴耳聾,盜汗,骨蒸潮熱,顴紅喉燥,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3.不良反應:口服知柏地黃丸出現肛門周圍癢,刺痛,痔瘡發,大便帶血,鼻腔粘膜滲血1例。
5.臨牀新用途:(1)治療單發良性甲狀腺結節:據報道,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單發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效果顯著。方法:單純口服知柏地黃丸,9g/次;或其濃縮丸,8粒/次,3次/日,90日爲1個療程。效果:用知柏地黃丸治療單發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26例,經用藥1~2個療程後,其中治癒者(外科檢查及B超檢查均證實腫塊消失者)20例,有效者(較治療前明顯縮小)4例,無效者(治療前後未見變化)2例,總有效率爲92%。大部分患者在用藥1個療程後便產生療效。(2)治療氨基糖苷類藥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狀:用知柏地黃丸治療氨基糖苷類藥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狀患者44例,取得顯著的效果。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2丸/次,每日早、晚各1次,以溫開水送服。效果:44例中,經用藥2~5日,痊癒者32例(其中單純性耳鳴16例,耳鳴伴眩暈者16例);經用藥5~10日後,好轉者10例(其中耳鳴伴眩暈者8例,耳鳴伴聽力減退者2例);經用藥15日以上,無效者(治療前後未見明顯變化者)2例。總有效率爲95%。(3)治療遺精: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腎虛失固型遺精36例,經用藥3~5個療程後,其中治癒者29例,好轉者5例,無效者2例,總有效率爲945。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2丸/次,每日早、中、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治療期間,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勞累過度。20日爲1個療程。(4)治療男性不育症:有人用知柏地黃丸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男性不育症患者55例,經用藥4~6個療程後,其中治癒者48例,無效者7例。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2丸/次,每日早、晚各服1次,以溫開水送服。30日爲1個療程,一般服藥1~2個療程即可見效。服藥期間,宜戒房事。(5)治療不射精症:採用知柏地黃丸治療陰虛火旺所致不射精症患者12例,經用藥3~5個療程後,其中治癒者9例,無效者3例。治癒率爲75%。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2丸/次,3次/日,溫開水送服。20日爲1個療程。(6)治療老年乾燥症:有人用知柏地黃丸治療老年乾燥症(口舌鼻乾燥、便燥者)19例,經用藥10~15日後,其中治癒者16例,好轉者2例,無效者1例,總有效率爲95%。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2丸/次,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服。一般服藥3~5日即可見效。(7)治療糖尿病:應用知柏地黃丸治療陰虛火旺型糖尿病患者21例,經用藥3~5個療程後,其中治癒者17例,好轉者3例,無效者1例。總有效率爲95%。方法:口服知柏地黃丸,2丸/次,早、晚各服1次,用溫開水送下。30日爲1個療程,服藥10~15日,可收到明顯的效果。(8)治療腎病綜合徵:本病爲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臨牀症候羣,臨牀表現爲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腫四大特點。腎病綜合徵在祖國醫學中多屬“水腫”、“虛癆”、“腰痛”等範疇。有人用知柏地黃丸治療腎病綜合徵患者,效果頗佳。用法:口服知柏地黃丸,2丸/次,3次/日,溫開水送服。15日爲1個療程。療效:用知柏地黃丸治療腎病綜合徵患者16例,經用藥2~4個療程後,其中治癒者13例,好轉者2例,無效者1例,總有效率爲94%。一般用藥1周左右開始收效。(9)治療急性尿路感染:採用知柏地黃丸治療急性尿路感染患者22例,經用藥6~12日後,其中治癒者18例,好轉者2例,無效者2例。總有效率爲91%。用法:口服知柏地黃丸,2丸/次,3次/日,用溫開水送服。(10)治療頑固性盜汗:現代醫學認爲,本病是由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所致。中醫學稱頑固性盜汗爲肺氣不足、營衛不和、陰虛火旺而引起。故用知柏地黃丸治療,收效較好。用法:口服知柏地黃丸,2丸/次,早、晚各服1次,10日爲1個療程。效果:用知柏地黃丸治療頑固性盜汗患者15例,經用藥2~3個療程後,其中治癒者12例,好轉者2例,無效者1例。總有效率爲93%。(11)治療反覆發作性血精:據報道,運用知柏地黃丸化裁治療反覆發作性血精患者30例,7日爲1個療程,一般服藥2~3個療程。結果:30例中治癒者(臨牀症狀消失,精液、前列腺液化驗正常,隨訪半年無復發)11例;有效者(臨牀症狀消失,精液、前列腺液化驗正常,但在2~3個月後復發)13例;無效者(臨牀症狀改善不明顯,精液、前列腺液化驗亦不見明顯好轉)6例。治療期間,忌酒類、辛辣之品,慎房事。(12)治療絕經期綜合徵:據報道,用知柏地黃丸(湯)治療絕經期綜合徵,心煩易怒者,加鬱金、柴胡、川連;心悸失眠者或心神不寧,加棗仁、合歡皮、煅龍骨、煅牡蠣;頭暈、腰膝痠軟、手足心熱者,加炙鱉甲、枸杞子、懷牛膝、地骨皮。半個月爲1個療程。結果:80例中,臨牀治癒56例,好轉2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爲96%。
13.12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