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鐙骨手術

再次開窗術及再次鐙骨手術 手術 中耳手術 耳鼻喉科手術 耳硬化病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ài cì dèng gǔ shǒu shù

2 英文參考

revision operation of stapedectomy

3 手術名稱

再次鐙骨手術

4 別名

再次蹬骨手術

5 分類

耳鼻喉科/中耳手術/耳硬化病手術/再次開窗術再次鐙骨手術

6 ICD編碼

19.2902

7 概述

鐙骨手術聽力減退的原因大致可分爲:

1.人工鐙骨功能異常  人工鐙骨移位至龕緣而不在前庭窗正中,或人工鐙骨鬆脫;用自體後足弓或骨柱做贗復物時,因骨質吸收而變短;贗復物與鼓岬、面神經管粘連而出現傳音障礙,聽力下降。

2.前庭窗病變  部分足板切除後,由於足板殘留過多,術後前庭窗再次封閉;雖足板已切除,硬化竈繼續生長,再次封閉前庭窗;由於龕緣黏膜處理不當,術後形成外淋巴瘻管或肉芽腫。

3.其他聽骨病變  上鼓室砧錘關節固定與耳硬化症同時存在,第1次手術僅行鐙骨切除,未解除外固定,仍不能提高聽力。術後人工鐙骨掛在砧骨長腳上,可出現砧骨長腳壞死,而聽力下降。

4.中耳腔病變  手術創傷引起中耳肉芽生長纖維粘連,鼓膜穿孔

8 適應

再次鐙骨手術適用於:

鐙骨手術後仍有傳音性聾或又發生傳音性聾,需再次手術。

9 術前準備

1.術前用4%硼酸乙醇滴耳3d。

2.術前1d剃除術耳周圍距髮際約3~4mm毛髮,用75%乙醇清潔外耳道,置消毒棉球於外耳道口或用消毒敷料包紮。

3.術前一晚低壓灌腸,精神緊張者服鎮靜劑苯巴比妥(魯米那)0.09g或地西泮(安定)5mg。

4.局麻或全麻,術晨均須禁食、禁水。

5.術前半小時服苯巴比妥0.09g,全麻者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5mg。

6.術前1d肌內注射青黴素80萬U,2/d。

10 麻醉體位

1.局麻  1%利多卡因10ml,1∶1000腎上腺素0.4ml,用25號針頭在外耳道骨口及耳道內,骨軟骨交界處進針注射麻藥於骨衣下做4點注射,使外耳皮膚發白並浸潤到鼓環緣,耳輪腳前注射麻藥深達骨衣亦可耳後注射,見圖9.2.5.4.2-1A、B。

2.體位消毒  病人平臥手術檯,頭轉向一側,患耳向上。1%碘酊、75%乙醇消毒,按乳突手術常規鋪單。

11 手術步驟

再次鐙骨手術常與第1次手術有關,第1次手術足板殘留較多,易出現前庭窗再封閉,金屬人工鐙骨可出現砧骨長腳壞死或贗復物偏移。再次手術的效果比第1次差,約有7%發生感音神經性聾,病人有前庭症狀則不應再打開前庭窗,除非存在瘻管,各種常見情況處理如下:

11.1 1.鐙骨贗復物移位

若骨柱、足弓過短與前庭窗軟性相連或移位呈偏心狀,可在砧骨連接處離斷,然後剪斷與前庭窗的軟連接,在乳突皮質處取3.5mm長錐形骨柱,尖扎於前庭窗覆蓋物中央,另端與豆狀突相連,若長度適當彈性良好,則聽力明顯提高。若爲鋼絲圈人工鐙骨,常見鋼絲圈移位到前庭窗下緣,處理原則爲先取出鋼絲圈人工鐙骨,重新放置鋼絲在前庭窗膜上,方法爲先將鋼絲與砧骨分離,剪斷插入前庭窗膜的鋼絲端,保持覆蓋膜的完整,重新放入人工磴骨,接觸覆蓋膜的中央,夾緊砧骨長腳上的鋼絲環,若強行將鋼絲連同脂肪一起取出,易造成前庭窗膜破裂而產生內耳損傷

11.2 2.前庭窗再次開窗

厚及封閉型足板,完全切除足板有困難,殘留足板太多,術後3~6個月易形成前庭窗再次封閉。探查時可用針輕輕觸動前庭窗,明確窗是否完全封閉。若窗已完全骨化且圓窗龕光反射消失,證明窗口已完全封閉。先將前庭窗上之黏膜完全剔除,即見殘留足板和再生骨質,可先刮薄足板,在薄弱處用直針鑽孔,擴大至可插入活塞型人工鐙骨。在擴大窗口的過程中,若病人有頭暈感,可能是足板與膜迷路有粘連,須適可而止,不應強行開窗,以免引起感音神經性聾

11.3 3.外淋巴瘻管

鐙骨足板摘除後,前庭窗表面僅形成一層極薄的膜,在暴力或氣壓改變時易破裂形成外淋巴瘻,出現眩暈伴有傳音或感音性聾,較多發生塑料管型鐙骨和活塞型鐙骨。鼓室探查時若可看到瘻管外有外淋巴液溢出,可用筋膜脂肪等中胚葉組織修補。若瘻口較大且人工鐙骨處於偏心位,可將龕緣刮成新創面,取出人工鐙骨,用筋膜結締組織覆蓋前庭窗,換入新的人工鐙骨

11.4 4.砧骨長腳、豆狀突壞死

砧骨長腳的血供爲:一是鼓室內壁的血管沿鐙骨足弓上升至長突;二是從莖乳孔進入的血管,通過鐙骨肌達鐙骨頭而至砧骨長腳;三是由腦膜動脈分支下行,沿砧骨長腳達豆狀突。手術時分離砧鐙關節,50%砧骨長腳血運阻斷,易出現長腳壞死吸收。應用鋼絲鐙骨者,鋼絲環與砧骨長腳接觸不良,摩擦砧骨長腳,日久也可發生壞死。處理方法爲取出原來的人工鐙骨;若殘留的砧骨仍有足夠長度,可更換人工鐙骨掛在殘留的砧骨長腳上;若殘留過短不能掛鋼絲時,可將人工鐙骨掛在錘骨柄上;也可將砧骨取下移位銜接在錘骨柄和前庭窗膜之間。

11.5 5.上鼓室砧錘關節固定與耳硬化症同時存在

由於先天畸形鼓室硬化症耳硬化症同時存在,單純行鐙骨足板切除,不能提高聽力。故在第1次手術時檢查砧錘關節活動度很重要,若確定錘骨固定,需經上鼓室徑路檢查錘骨周圍粘性、固定情況鑿斷骨性固定鏈,必要時剪斷錘骨頭,直到能有效活動錘骨爲度。

11.6 6.鼓膜破裂或瘢痕粘連

第1次手術時將鼓膜分破,當時修補不當,或手術創傷造成鼓室廣泛粘連,常見鼓膜砧骨粘連氣腔縮小,聽骨鏈轉位,可進行鼓膜分離,必要時留置硅膠膜防止再次粘連,並經常行咽鼓管吹張,保持氣腔。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