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韭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ǔ jiǔ

2 《*辭典》:雨韭

2.1 出處

《綱目拾遺》

2.2 拼音名

Yǔ Jiǔ

2.3 別名

浮薔(《救荒野譜》),青茨菇花(汪連仕《採藥書》),藍鳥花(《植物名匯》)。

2.4 來源

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全草

2.5 形態

雨久花(《花鏡》)

一年生草本,高達40餘釐米,全株軟而滑潤。初生葉披針狀線形,後生葉漸寬,最終成心狀卵形,長6~10釐米,寬3.5~8釐米,先端急尖,全緣,兩面光滑無毛;根生葉柄長,長30釐米左右,莖生葉柄短,長6毫米左右,下部寬而抱莖。總狀花序,頂生,花梗長於葉;花藍色,花被片6,橢圓形,先端鈍;雄蕊6,其中5枚小形,花葯爲黃色,1枚大形,花葯爲紫色,其花絲的中央部有鉤狀片;雌蕊1,較雄蕊長;花後花梗漸下彎。蒴果卵形,長8~10毫米,包於宿存花被片內。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6 生境分佈

生於稻田及池沼、水溝邊水中。分佈東北、華東各地。

2.7 功能主治

清熱,去溼,定喘解毒

①汪連仕《採藥書》:"去溼之功同茵陳。散一切疔毒,消痔漏明目。"

②《吉林中草藥》:"清熱定喘解毒消腫。治高熱喘息小兒丹毒。"

2.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2.9 附方

小兒高熱咳喘雨久花二錢。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2.10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