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由原發性小血管炎(主要見於顯微鏡下多動脈炎和韋格內肉芽腫)所致的節段性壞死性腎小球腎炎、常伴腎功能不全的一種疾病,多數病人血清抗中性白細胞胞漿抗體(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ANCA)陽性。
3 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多見於中老年,好發秋冬季節,多數病人有感冒樣或藥物過敏的前驅表現。常有不規則發熱、皮疹、關節痛、肌肉痛、體重下降、腹痛和消化道症狀;肺與腎受累程度相一致,表現爲過敏性哮喘、咯血或難以控制的肺部感染;部分病人有鼻竇炎、中耳炎及眼部表現(結膜炎、肉芽腫角膜炎、鞏膜外層炎、虹膜睫狀體炎和脈絡膜炎等);腎臟受累早期均有血尿,約1/3呈肉眼血尿,多數伴有蛋白尿或腎病綜合徵,高血壓不多見或較輕,半數呈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表現,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有的病人腎功能可能完全恢復。
二、體檢發現
活動期發熱較常見,可有輕度貧血貌,眼瞼或下肢浮腫。部分病人有皮疹或眼部表現等。
三、輔助檢查
(三)急性期血沉快,C反應蛋白定量超過正常。γ-球蛋白常增加。
(四)多數ANCA陽性,是確診原發性小血管炎的重要依據;ANCA可反映病變的活動性或復發,復發前約4周即可出現ANCA陽性。
(五)Ccr常不同程度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六)胸部X線多表現肺泡出血、小葉性肺炎或侷限性成腔性壞死性肺炎; CT掃描可發現鼻竇或眼眶病變;B超檢查顯示雙腎大小正常或增大。
(七)爭取及早腎活檢可幫助診斷本病。
四、鑑別診斷
應注意排除Goodpasture綜合徵、急進性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類風溼性關節炎伴血管炎、冷球蛋白血癥等病。
4 治療措施
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本病是改善預後的關鍵,應常規採用糖皮質激素和細胞毒藥物聯合用藥的原則,可給予標準激素治療加用CTX,療程維持2年以上。
二、急性腎功能進行性惡化的患者,應在透析前提下儘早給予標準激素治療加CTX衝擊治療,或甲基強的松龍衝擊治療加CTX衝擊治療。血漿置換療法也有一定的療效,尤其對於肺出血的作用肯定、迅速。若伴有嚴重高血容量、頑固性心衰時應緊急透析,使其渡過危險期,爲藥物治療創造條件和爭得時間。
三、一般治療:包括休息、飲食、利尿、降血壓、抗凝和防治各種併發症等,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參考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