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yougui drink[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右歸飲爲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首。其中,《景嶽全書》新方八陣方爲常用方,組成爲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山藥(炒)二錢,山茱萸一錢,枸杞二錢,甘草(炙)一二錢,杜仲(姜制)二錢,肉桂一二錢,制附子一至三錢[1],具有溫補腎陽的功效[2],主治腎陽不足,氣怯神疲,腹痛腰痠,肢冷,舌淡,脈沉細等症[2]。
4 《景嶽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一方之右歸飲
4.1 處方
熟地黃二錢至二兩,山茱萸一錢,炒山藥、枸杞子、杜仲(姜制)各二錢,炙甘草、肉桂一至二錢,制附子一至三錢[2]。
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 山藥6克(炒)山茱萸3克 枸杞6克 甘草3~6克(炙)杜仲6克(姜制)肉桂3~6克 制附子3~9克。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山藥(炒)二錢,山茱萸一錢,枸杞二錢,甘草(炙)一二錢,杜仲(姜制)二錢,肉桂一二錢,制附子一至三錢[2]。
4.2 功能主治
《景嶽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一方之右歸飲功能溫補腎陽[2]。主治腎陽不足,氣怯神疲,腹痛腰痠,肢冷,舌淡,脈沉細等症[2]。
功在溫補腎陽。主治腎陽不足,陽衰陰勝,腰膝瘦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咳喘,泄瀉,脈弱;以及產婦虛火不歸元而發熱者。
4.3 用法用量
4.4 運用
如氣虛血脫,或厥、或昏、或汗、或暈、或虛狂、或短氣者,加人蔘、白朮;火衰不能生土,爲嘔噦吞酸者,加炮姜二至三錢;陽衰中寒,泄瀉腹痛,加人蔘、肉豆蔻;小腹多痛者,加吳茱萸五至七分;淋帶不止,加補骨脂一錢;血少血滯,腰膝軟痛者,加當歸二至三錢;陰盛格陽,真寒假熱者,加澤瀉二錢,冷服[2]。
4.5 方解
方用熟地黃爲君,甘溫滋腎以填精,此本陰陽互根,於陰中求陽之意;附子、肉桂溫補腎陽而祛寒,山茱萸、枸杞子養肝血,助君藥以滋腎養肝,山藥、甘草補中養脾,杜仲補肝腎、壯筋骨,以上諸藥共爲輔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