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註解
胰腺癌發生在胰體、尾部者約佔1/3。因其早期症狀多不明顯,及至出現左上腹包塊和左腰部疼痛已屆晚期,手術切除很困難。近年來隨着b型超聲和ct等診斷技術的發展,對胰體、尾部腫瘤的早期發現日益增多,因而胰體、尾部切除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3 手術圖解
⑷遊離胰體尾部
⑸結紮、切斷脾動、靜脈
⑹在預定水平面切除胰體、尾及脾
⑺結紮胰管,胰頭斷面行褥式縫合
⑻將殘端胰管及胰實質前壁縱形切開1.5~2.0cm
⑼用腸線行內層管腔吻合
⑽將塑料管通過空腸遊離袢並經腹壁戳孔引流體外
圖1 胰尾切除術
6 手術步驟
2.探查 開腹後先探查肝臟、肝門區及腸繫膜根部等處有無轉移竈。繼而切開胃結腸韌帶,顯露胰腺[圖1 ⑴],觸摸胰腺表面,必要時從胰體、尾部下緣切開後腹膜,探清腫瘤的部位、大小及腫瘤浸潤程度和範圍,以決定能否切除。對良性腫瘤應儘量保留脾臟,對惡性腫瘤應一併切除脾臟,以利清除胰腺上緣脾動脈淋巴結及脾門淋巴結。
3.分離脾臟 助手用拉鉤向左側牽拉腹壁,術者用左手抓住脾臟向右側牽引,顯露後外側的脾腎韌帶及脾膈韌帶,用剪刀剪斷這些韌帶與後腹壁的連接[圖1 ⑵]。繼續沿胃大彎側向胃底方向分離、切斷胃脾韌帶,並一一結紮其中的胃短血管[圖1 ⑶]。
4.分離胰體、尾部 完全遊離胃大彎與脾臟後,切開胰體、尾部上下緣的後腹膜,用手指在胰尾尾側向胰體側分離開體、尾部後壁的粘連,直達胰頸部[圖1 ⑷]。
5.結紮、切斷脾動、靜脈 提起脾臟連同胰體、尾部一起翻向右側,顯露出在其後側走行的脾動、靜脈,胰動脈靠胰腺上緣,脾靜脈走行於胰腺中間。儘量靠近胰頸部分別雙重結紮脾動、靜脈並予切斷[圖1 ⑸]。如果腸繫膜上靜脈或門靜脈恰在胰體、頸交界處後方,應把該血管與胰腺分離開,以免誤傷。
6.切除胰體、尾及脾臟 在預定切線近端的胰腺上、下緣各縫一針,要有一定深度,以結紮胰腺橫行血管,減少出血。然後在切線遠端一把satinsky鉗,近預定切線切除胰體尾及脾臟[圖1 ⑹]。
7.胰腺殘端的處理 用1-0號絲線貫穿縫扎胰腺管,再用4-0號絲線褥式縫合胰腺殘端斷面[圖1 ⑺]。檢查後腹膜創面區並充分止血後,於胰腺殘端和脾窩處放置雙腔負壓引流管,逐層縫合腹壁切口。
8.胰腺空腸吻合術 假如殘餘的胰頭呈慢性炎症改變,質地較硬或胰管明顯擴張,提示頭部胰管引流不暢。爲預防殘端胰瘻發生,可行胰腺空腸吻合。首先把殘端胰管及胰腺實質前壁縱行切開1.5~2.0cm以擴大吻合口徑[圖1 ⑻]。按標準的roux-y式吻合術,將空腸遊離端切一與胰腺管口相應大小的切口,準備與胰腺吻合。內層管腔吻合用2-0腸線縫合[圖1 ⑼],外層用1-0號絲線行漿肌層縫合,以覆蓋胰腺殘端粗糙面。最後把原先插入胰腺管腔內的塑膠管通過空腸遊離袢並經腹壁戳孔引往體外[圖1 ⑽]。按計劃完成roux-y術式其他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