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強舌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舌態 舌診 中醫學 舌象 中醫辨證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īn qiáng shé

2 英文參考

retracted tongu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陰強舌爲病證名[1]。《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舌縮短不能言,名曰陰強之症。”“舌者,心之官也……心病者,舌卷短,顴赤”(《黃帝內經靈樞·五閱五使》)[1]

4 關於舌卷

舌卷(curly tongue[2][3])爲舌象[4]。是指舌體捲曲,回縮向後,轉動不靈,使言語不清的舌象[4][4]。出《黃帝內經素問》。

4.1 症狀

舌本捲曲而難伸[4]

4.2 病因病機

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

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邪客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煩。”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筋急則引舌與卵,故脣青舌卷卵縮。”

醫林繩墨》卷七:“因風痰之所中,則舌卷而難言。……津液結(革卯),則舌卷而難伸。”

《嵩崖尊生書》卷六:“舌卷,亦是傷寒見證,系足厥陰肝經煩滿消渴譫妄邪熱傳髒,宜下。無身熱口渴四肢厥冷過肘膝,爲直中真寒病,急溫。直中少陰亦有舌卷囊縮者,急溫補。”

少陰之脈系舌本、連舌下厥陰肝經之脈環繞陰器[4]。若見舌卷曲不伸而陰囊上縮者,乃心肝腎三經之病[4]。此外,心火上炎厥陰傷寒肝經熱甚,溫邪內陷心包等皆可導致舌卷[4]

4.3 治療

須結合全身情況辨證施治[4]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7.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4.

治療陰強舌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