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療法

醫療技術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īn yùe liáo fǎ

2 註解

古人對音樂早有論述,曰“通神明”,能達到“人氣相接”,“動盪血脈,疏通精神”,可“使人喜,使人悲”、陶冶情志。音樂旋律的陰陽升降,可以協調人體陰陽升降,以達到平衡,所以音樂有防治疾病的作用

現代醫學認爲,當人處在優美悅耳的音樂環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心血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功能,促使人體分泌一種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活性物質,可以調節體內血管的流量和神經傳導。另一方面,音樂聲波的頻率聲壓會引起心理上的反應。良性的音樂能提高大腦皮層興奮性,可以改善人們的情緒,激發人們的感情,振奮人們的精神。同時有助於消除心理、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緊張、焦慮憂鬱、恐怖等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應激能力

音樂應根據病人的不同因人而異地有所選擇。合適的音樂治療,常可取得很好的療效。例如:

1.憂鬱的病人宜聽“憂鬱感”的音樂  不管是“悲痛”的“圓舞曲”還是其他有憂鬱成分的樂曲,都是具有美感的。當病人的心靈接受了這些樂曲的“美感”的沐浴之後,很自然會慢慢消去心中的憂鬱。這是最科學、也是最易見效的方法

2.性情急躁的病人宜聽節奏慢、讓人思考的樂曲  這可以調整心緒,克服急躁情緒,如一些古典交響樂曲中的慢板部分爲好。

3.悲觀、消極的病人宜多聽宏偉、粗獷和令人振奮的音樂  這些樂曲對缺乏自信的病人是有幫助的.樂曲中充滿堅定,無堅不摧的力量,會隨着飛溢的旋律而灑向聽者"軟弱"的靈魂.久而久之,會使病人樹立起信心,振奮起精神,認真的考慮和對待自己的人生道路。

4.記憶衰退的病人最好常聽熟悉的音樂  熟悉的音樂往往是與過去難忘的生活片段緊密纏繞在一起。想起難忘的生活,就會情不自禁地哼起那些歌和音樂;哼起那些歌和音樂,也同樣會回憶起難忘的生活。使記憶衰退的病人常聽熟悉的音樂,確有恢復記憶的效用。

5.原發性高血壓的病人最適宜聽抒情音樂  有人做過實驗,聽一首抒情味很濃的小提琴協奏曲後,血壓即可下降1.3~2.7kPa。原發性高血壓的病人需要的是平靜,最機會的是那些有可能使他們聽後激動的熱情太甚的音樂。

6.產婦宜多聽帶有詩情畫意、輕鬆幽雅和抒情性強的古典音樂和輕音樂  這樣的樂曲可幫助產婦消除緊張情緒而心情鬆弛、充滿信心、減少疼痛感,有利於生產。絕對不宜聽那些節奏強烈、音色單調的音樂。特別是迪斯科音樂

總之,音樂療法不同於一般的音樂欣賞,它是在特定的環境氣氛和特定的樂曲旋律、節奏中,使病人心理上產生自我調節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