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妇
产妇指在产褥期的妇女。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
-
分娩镇痛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十年随着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成熟应用和新药的不断出现,会使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妇、胎儿及产力的影响逐渐降低到最低程度,而分娩镇痛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逐渐会保持在最佳范围。7.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镇痛时,部分孕妇可以在产房内行走,但必须经麻醉医师检查运动阻滞的情况,同时有人陪伴。
-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6.来院途中分娩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新生儿脐带及产妇会阴部消毒处理。产房工作要求1.产房按手术室要求进行隔离消毒,产房、产床、器械、敷料及工作人员咽部、手指均应定期做细菌培养。(床边交接产妇及新生儿。4.产后6h内观察子宫收缩及出血量,至少每半小时一次,并按揉子宫,挤出积存的血及血块,出血多时报告医师。
-
产后虚脱
概述:产后虚脱即产妇产后出现的面色苍白、全身出汗、四肢发凉、心慌、头晕甚至晕厥等休克样症状,但血压正常。发病机制:胎盘排出后,由于胎盘子宫血液循环的停止、子宫缩复导致多量血液从子宫血窦涌入血循环,又由于静脉压下降使组织间液回入血循环,故全身循环量大增,心率变快,心排血量较产前增加10%~
-
会阴及阴道裂伤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会阴及阴道裂伤主要为分娩时软产道的损伤,最常见者为会阴及阴道裂伤,其次为宫颈裂伤。诱因:1、年龄过大或过小年龄过大,特别是35岁以上的初产妇,会阴弹性差,骨盆可动性小,分娩时会阴体不能充分扩张而容易造成裂伤;活动量小的产妇,会阴组织伸展性差,发生裂伤的几率较大。
-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09年版)
3.临床检查除外臀位和横位。: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1.宫缩诱导药物:用于宫缩乏力时造成的产程延长。2.镇静药:根据产妇状态酌情。3.分娩镇痛:酌情。2.产后用药:酌情使用促进子宫复旧药物。:1.产程中若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退出本路径。
-
骨盆狭小
疾病分类:妇产科症状体征:产前骨盆测量入口径线小,或初产妇接近预产期而儿头不入盆。②估计胎儿大小。用手拳于两坐骨结节之间,向上推入,正常者能通过。7.必要时做X线骨盆测量,了解骨盆形态,测量内径;如宫缩好、宫口迅速开大,但胎头始终停留在坐骨棘水平以上,应行剖宫产术。③以往有死产、剖宫产或曾试产失败者。
-
子宫收缩不协调
由于宫缩失去极性,虽强度较大,但不能有效地促使宫颈扩张及胎儿下降。病因病理病机:(一)产妇精神过于紧张。高张型宫缩不协调如发生在应用催产素过程中,应立即停药,并注射镇静解痉剂,如杜冷丁及阿托品,必要时给乙醚吸入。0.3ml肌注或舌下含化三硝酸甘油等,待环松解后酌情结束分娩。
-
前不均倾位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枕横位中胎头以前不均倾势入盆者简称为前不均倾位。2.产程中容易出现尿潴留。4.直肠指检或阴道检查,宫颈前唇水肿,骨盆前半部被塞满,而骨盆后半部有空虚感,胎头矢状缝在骨盆横径位上,且后移至接近或偏向骶岬。1、腹壁松弛或悬垂腹者,可加用腹带纠正胎儿的倾斜姿势,避免前顶先入盆。
-
急产
急产是指产痛后三个小时内即完成分娩,子宫颈的扩张速度初产妇每小时5公分以上、经产妇(生第二胎以上)每小时10公分以上;通常会有异常强烈的子宫收缩、很低的产道阻力,或者产妇对产痛没有知觉。
-
脐带缠绕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脐带缠绕是指脐带环绕胎儿身体,通常以绕颈最为常见,分娩时,看到脐绕颈一、二圈的宝宝并不稀奇。另外,躯干及肢体的缠绕也有可能发生。防范脐带缠绕的几点建议:1.孕妇要学会数胎动,胎动过多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还可引起第二产程延长,胎头迟迟不衔接,个别引起胎盘早剥。
-
产褥期处理
2.每日检查产妇的全身情况,测血压,查宫底高度,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会阴有无肿胀及感染,乳胀及有无乳头皲裂,异常者应对症处理。4.乳汁不足者鼓励产妇多哺乳,多吸吮刺激乳汁分泌,多喝汤汁,解除顾虑,保持足够睡眠,给予催乳剂促进乳汁分泌。②丙酸睾丸酮50mg,肌注,1/d,共3次。③炒麦芽30-60g水煎代茶饮。
-
气逆难产
气逆难产为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下“气逆难产五十九”。指因气逆造成胎儿不能产出。多因产妇临蓐心怀恐惧,恐则神怯,气机不利,气逆不行小儿转动无力所致。治宜利气安神,调畅气机。除安慰产妇之心,使其不可忧虑焦烦外,方用舒气散(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紫苏梗、牛膝、陈皮、柴胡、葱白)。
-
小米面
3.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小米面的食疗功效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3.小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并不比大米更好,因为小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又过高,所以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
土质汗
《外台》卷二十九引《近效方》:方名:土质汗组成:益母草(三月采,一名夏枯草)、一重担。主治:折伤内损,有瘀血,每天阴则疼痛。或有产妇恶露不尽及血运,1两服即愈。附注:《外台》注:《开宝本草》云:质汗主金疮伤折,瘀血内损,补筋,消恶血,下血,妇人产后诸血。出西蕃,如凝血。蕃人煎甘草、松泪、柽乳、地黄;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脑静脉的血栓形成较少见,其病因有炎性和非炎性两种,大多数因静脉窦血栓蔓延所。主要临床表现有颅内压增高,额顶上部皮质受损及头皮静脉怒张,乙状窦血栓形成。疾病描述:多为非感染性,鉴于产后1-3周产妇、妊娠期、婴幼儿或老年人严重脱水及恶液质等;
-
生脉保元汤
《中国医学大辞典 补遗》:组成:生脉散加黄耆、甘草。临床应用:产妇郁冒:以生脉散和保元汤加减(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耆15g,甘草10g,肉桂2g,炒白芍15g),治新产妇(包括人流或引产者)产后郁冒90例,症见阵热,热冒于上,头晕,自汗,盗汗,汗出冒解等。心惊,筋脉拘挛者,加煅龙骨15g;
-
惊生
惊生产科学名词。指孕妇受惊而影响分娩。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又名惊产。产房内人多语声嘈杂,使产妇心情不安而易受惊恐。受惊后心气虚怯,精神疲困,不能顺产。应使产房内的闲人走开,仅留医护人员,使房内安静,则产妇情绪自能安定,胎儿多能顺产。
-
宫腔纱布条填塞术
手术名称:宫腔纱布条填塞术别名:宫腔纱条填塞术分类:妇产科/产科手术ICD编码:75.801概述:宫腔纱布条填塞术是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有刺激宫缩及压迫止血作用。2.器械填塞法:助手从腹壁固定宫底,并向下压,术者左手伸入宫腔作引导,右手持胎盘钳或卵圆钳夹纱布条的一端送入宫腔,填塞方法同用手填塞法(图11.2.16-4)。
-
宫腔纱条填塞术
手术名称:宫腔纱布条填塞术别名:宫腔纱条填塞术分类:妇产科/产科手术ICD编码:75.801概述:宫腔纱布条填塞术是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有刺激宫缩及压迫止血作用。2.器械填塞法:助手从腹壁固定宫底,并向下压,术者左手伸入宫腔作引导,右手持胎盘钳或卵圆钳夹纱布条的一端送入宫腔,填塞方法同用手填塞法(图11.2.16-4)。
-
前庭大腺
英文翻译majorvestibulargland解释前庭大腺(majorvestibulargland):又称巴多林腺(Bartholingland)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方阴道下端(阴道口两侧粘膜深部)深层的腺体。前庭大腺腺管细长,约为1~其分泌物经排泄管开口于阴道前庭(小阴唇与处女膜交界的沟内,相当于小阴唇中1/3与后1/3交界处),润滑阴道。
-
大元胡散
处方:乌药、灵脂、当归、熟地、白芍、川芎、三棱、香附、甘草、元胡、陈皮、官桂、厚朴、防风。功能主治:儿枕痛。若产妇脏腑风冷,使血瘀小腹不下,结聚疼痛,名曰儿枕痛。痛久则血愈虚,产妇愈惫也,故用熟地、白芍、川芎、当归以补血,用三棱以削坚祛积,防风以祛风冷,厚朴以温中。总以辛温去血块为第一。
-
产科表格化病历模板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将相关模板纳入电子病历系统。二、主要内容《产科表格化病历模板》主要包括入院记录、催产素点滴记录、住院待产检查记录、分娩记录、产后记录、出院记录等,将产妇住院分娩全过程需要记录的诊疗信息以表格形式体现,医务人员只需在相关项目中填写对应内容。
-
音乐疗法
古人对音乐早有论述,曰“通神明”,能达到“人气相接”,“动荡血脉,疏通精神”,可“使人喜,使人悲”、陶冶情志。现代医学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
-
人中沟形态与子宫发育关系
1984年,秦学义根据《灵枢·五色篇》“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的论述,通过对70例原发性不孕和100例经产妇人中沟形态的观察,发现人中沟形态与子宫发育有一定关系。(2)梨状型:类似端直型,但沟上端略窄,下端宽,近唇缘处又变窄,形似梨状;而平坦型、横凹型和狭窄型达60例,占85.7l%。
-
正常足月分娩
足月妊娠系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在此期间内分娩,过程顺利,母婴无并发症称正常足月分娩。临产后这三个因素均正常,并能互相适应,胎儿则能在规定的产程时间内经阴道顺利娩出。4.宫缩规则、宫颈口开大、胎头下降、枕前位、胎心音120 ̄160次/分,骨盆外测量正常。4.肛查、接产要按无菌操作规则。
-
阴红汤
处方:鹿角胶产妇油发(烧)各3克没药9克功能主治:活血行瘀。用法用量:用酒200毫升煎服。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理伤续断方》:组成:鹿角胶1钱,产妇油发(烧)1钱,没药3钱。主治:妇人伤损,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用法用量:用酒1大盏煎服。
-
香砂四君子汤
《医灯续焰》卷十二:方名:香砂四君子汤组成:四君子汤加砂仁、木香。主治:中恶腹胀,服药吐下者。《胎产心法》卷下:方名:香砂四君子汤组成:人参8分,白术(土炒)8分,茯苓8分,麦冬(去心)8分,当归1钱,陈皮4分,制香附4分,砂仁4分,红花4分,炙草4分。主治:产妇脾虚,食少无乳。用法用量:水煎服。
-
消暑活产丹
《石室秘录》卷六:方名:消暑活产丹组成:人参1两,当归2两,川芎1两,肉桂2钱,青蒿1钱。主治:产后忽感中暑,霍乱吐泻。各家论述:产妇只补气血,气血既回,暑气自散,况方中又有祛寒解暑之味乎,所以奏功独神也。今仍用肉桂以温其虚寒,以青蒿而解其微暑,用之于大剂补气血之中,是以驾御而不敢有变乱之形。
-
益母煎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肘后方》:方名:益母煎别名:益母草膏组成:益母草不拘多少。主治:一切血病,产妇及一切伤损。用法用量:以酒服。制备方法:以竹刀切,洗净,银器中煎成,瓷器中密封之。附注:益母草膏(《赤水玄珠》卷二十)。
-
益阴利产方
《医略六书》卷二十九:方名:益阴利产方组成:阿胶8两,赤小豆1升。主治:难产累日,脉微数。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各家论述:产妇阴血不足,无以荣养其胎,故欲产之时,累日不能遽下。阿胶补阴血之不足,小豆降心气之有余,蜜以丸之,酒以行之,使心肾交通,则水火既济而沟满渠通,安有产难累日不下之忧哉。
-
真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六:方名:真丸组成:女青2两半,兰草1两半,白菟藿1两,丹砂(别研)1两,犀角(镑)半两,马先蒿半两,皂荚(酥炙,去皮子)半两,(艹闾)茹半两,巴豆10粒(去皮,心膜存,油炒紫色,研)。用法用量:每服7丸,夜半冷茶清送下。制备方法:上药除别研外,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
秘传梨汁饮
《松崖医径》卷下:方名:秘传梨汁饮组成:好消梨。功效:大解热毒。主治:喉痹及喉中热痛,口舌生疮,痈疽发背。若患者能自嚼咽;用药禁忌:金疮、产妇及诸脱血证勿食。
-
通水散
《石室秘录》卷六:方名:通水散组成:白术1两,熟地1两,茯苓3钱,山茱萸5钱,薏仁1两,肉桂5分,车前子3钱,人参1两。主治:产妇湿气感中胞络,下阴肿胀,小水点滴不出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培荣滑胎散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四:方名:培荣滑胎散组成:当归2两,川芎1两,熟地,白芍(酒炒)1两,丹参1两,肉桂1钱,生芝麻3钱(生捣),益母草2两,冬葵子(研)2钱,广皮1钱,香附(酒炒)1钱。各家论述:此时孕妇且惊且惧,气结体疲,惟大补气血,以助其精神,逐瘀行血,和气滋营,产妇精神充足,仍可坐草。
-
梅实散
《鸡峰》卷五:方名:梅实散组成:白梅29斤,白檀10两,盐15斤,甘草30斤。功效:调中止渴,去痰滞,消宿酒。主治:霍乱烦热,心腹不安;诸疟少力气弱,吐逆不利,肢体倦痛,好睡口干,或伤寒燥渴,虚劳骨蒸,产妇气刺。用法用量:每服1钱,沸汤点下,或干掺舌上咽津亦得,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清神返魂汤
《灵验良方汇编》卷下:方名:清神返魂汤组成:当归4钱,川芎2钱,人参1钱,桃仁10粒,炙甘草4分,荆齐4分,焦姜4分,肉桂3分(2服即去)。主治:产妇血崩,昏乱将绝,或晕厥,牙关紧。如气欲绝,灌药不下,急将鹅毛插喉,渐渐灌之,不拘帖数可活。加减:两手脉伏,或右手脉绝,加麦冬、五味子。
-
猪肝蜜酒
《医统》卷八十五:方名:猪肝蜜酒组成:猪肝1升,白蜜1升,醇酒1升。主治:产妇胎水下早,干滞难产。用法用量:共煮作2升,分3次服。若难吃,随多少,细细吃之。
-
葎草饮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方名:葎草饮别名:葎草汁组成:葎草(取叶,洗切,捣自然汁)1升。产妇大喜,汗出,污衣赤色,及膏淋尿血,亦治淋沥尿血。制备方法:上用醋1合和匀。附注:葎草汁(《三因》卷九)。
-
锡圭丸
《产论翼》:方名:锡圭丸组成:大戟1钱,甘遂1钱,荞麦1钱,大黄8分,巴豆7分。主治:难产妇小便闭而危急者。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5味为末,粳米糊为丸,如粟子大。
-
母婴同室常规
1.凡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入母婴同室休养。3.阴道分娩的新生儿,脐带处理后,将其趴卧在产母胸腹前,行皮肤接触,并吸吮乳头不少于30min。8.收集婴儿喂养后剩余的母乳,做好登记,注明日期、时间,置恒温箱内(水温60-65℃)消毒30min,取出冷藏于4℃,不超过24h,用时复温。
-
臀位助产及牵引术
操作名称臀位助产及牵引术适应症1.臀位脐带脱垂或胎儿宫内窘迫。4.横位内倒转术后。注意事项1.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导尿。2.助产前作好麻醉及新生儿复苏急救准备。8.娩头困难时,可由助手在耻骨联合上向下、向前推胎头,或用后出头产钳助产。10.胎儿娩出后注意有无颅脑,肩及臂丛神经损伤和有无软产道损伤。
-
公鸡
鸡冠挺竖,鸡眼炯炯,鸡胸挺起,双翼紧夹,尾羽高耸,双脚紧收而稳立。感冒伴有头痛、乏力、发热的人忌食鸡肉,鸡汤。公鸡的食疗功效性味:甘、温热、无毒。入肝、脾、胃经。功效:补虚温中,止血治崩,补虚损,益虚赢,行乳汁。主治:病后体内虚寒,产妇产后气血虚、乳少。禁忌:1、感冒、发热、咳嗽患者忌食。
-
栝楼属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卷须2—5歧;雌花单生,很少排成总状花序;萼长管状,裂片5,全缘或撕裂状; ^^状或杯状,花瓣(或裂片)5,撕裂状;雄蕊3,花丝分离,花药常聚合成花药柱;
-
胎位不正
妊娠30周后,产前检查发现胎位呈枕后位、臀位、横位等,称胎位不正,常见于经产妇或腹壁松弛的孕妇。胎位不正的治疗:刺灸法:选穴至阴方法放松腰带仰卧床上,或坐在靠背椅上,以艾条灸两侧至阴穴15~耳针法:选穴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肝肾腹方法将王不留行籽压贴在上述耳穴上,胶布固定。
-
培元通脑胶囊
培元通脑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培元通脑胶囊药品汉语拼音:peiyuantongnaojiaonang剂型:胶囊剂:每粒装0.6g。培元通脑胶囊的主要成份:制何首乌、熟地黄、天冬、龟甲、鹿茸等。用于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肾元亏虚、瘀血阻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偏身麻木、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脉沉细。3.产妇慎用。
-
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为病症名。胎位是指胎儿先露的指定部位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的关系。一般除枕前位为正常胎位外,其余胎位均为异常胎位。临床常见的有持续性枕横位与持续性枕后位、臀位、横位、颜面位、复合先露等。诊断本病主要通过产妇腹部、肛门、阴道的检查。针灸治疗:采用艾卷温和灸双至阴穴。
-
殷方山
殷方山即殷矩。殷矩为明代医家。字度卿,号方山。仪真(今属江苏)人。世医出身,治病有良效。据《仪真县志》载:曾开棺针刺暴死产妇,得活。
-
殷矩
殷矩为明代医家。字度卿,号方山。仪真(今属江苏)人。世医出身,治病有良效。据《仪真县志》载:曾开棺针刺暴死产妇,得活。
-
殷度卿
殷度卿即殷矩。殷矩为明代医家。字度卿,号方山。仪真(今属江苏)人。世医出身,治病有良效。据《仪真县志》载:曾开棺针刺暴死产妇,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