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國家基本藥物
序號 | 基本藥物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導價格 | 類別 | 備註 |
756 | 62 | 元胡止痛滴丸 | 滴丸劑 | 50mg*120丸 | 盒(瓶) | 22.2元 | 中成藥部分 | * |
757 | 62 | 元胡止痛滴丸 | 滴丸劑 | 50mg*30丸 | 盒(瓶) | 5.8元 | 中成藥部分 | |
758 | 62 | 元胡止痛滴丸 | 滴丸劑 | 50mg*60丸 | 盒(瓶) | 11.4元 | 中成藥部分 | |
759 | 62 | 元胡止痛滴丸 | 滴丸劑 | 50mg*180丸 | 盒(瓶) | 32.8元 | 中成藥部分 | |
760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50片(糖衣) | 盒(瓶) | 4.4元 | 中成藥部分 | *(指用量爲一次4~6片,一日3次的品規) |
761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10片(糖衣) | 盒(瓶) | 0.93元 | 中成藥部分 | |
762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12片(糖衣) | 盒(瓶) | 1.1元 | 中成藥部分 | |
763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15片(糖衣) | 盒(瓶) | 1.4元 | 中成藥部分 | |
764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18片(糖衣) | 盒(瓶) | 1.6元 | 中成藥部分 | |
765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20片(糖衣) | 盒(瓶) | 1.8元 | 中成藥部分 | |
766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24片(糖衣) | 盒(瓶) | 2.2元 | 中成藥部分 | |
767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30片(糖衣) | 盒(瓶) | 2.7元 | 中成藥部分 | |
768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36片(糖衣) | 盒(瓶) | 3.2元 | 中成藥部分 | |
769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40片(糖衣) | 盒(瓶) | 3.5元 | 中成藥部分 | |
770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45片(糖衣) | 盒(瓶) | 4元 | 中成藥部分 | |
771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48片(糖衣) | 盒(瓶) | 4.2元 | 中成藥部分 | |
772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56片(糖衣) | 盒(瓶) | 4.9元 | 中成藥部分 | |
773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60片(糖衣) | 盒(瓶) | 5.2元 | 中成藥部分 | |
774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100片(糖衣) | 盒(瓶) | 8.6元 | 中成藥部分 | |
775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20片(薄膜衣) | 盒(瓶) | 2元 | 中成藥部分 | |
776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24片(薄膜衣) | 盒(瓶) | 2.4元 | 中成藥部分 | |
777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36片(薄膜衣) | 盒(瓶) | 3.5元 | 中成藥部分 | |
778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48片(薄膜衣) | 盒(瓶) | 4.7元 | 中成藥部分 | |
779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60片(薄膜衣) | 盒(瓶) | 5.8元 | 中成藥部分 | |
780 | 62 | 元胡止痛片 | 片劑 | 100片(薄膜衣) | 盒(瓶) | 9.4元 | 中成藥部分 | |
781 | 62 | 元胡止痛膠囊 | 膠囊劑 | 24粒 | 盒(瓶) | 7元 | 中成藥部分 | *△(指用量爲一次4~6片,一日3次的品規) |
782 | 62 | 元胡止痛膠囊 | 膠囊劑 | 10粒 | 盒(瓶) | 3元 | 中成藥部分 | |
783 | 62 | 元胡止痛膠囊 | 膠囊劑 | 12粒 | 盒(瓶) | 3.6元 | 中成藥部分 | |
784 | 62 | 元胡止痛膠囊 | 膠囊劑 | 20粒 | 盒(瓶) | 5.9元 | 中成藥部分 | |
785 | 62 | 元胡止痛膠囊 | 膠囊劑 | 30粒 | 盒(瓶) | 8.7元 | 中成藥部分 | |
786 | 62 | 元胡止痛膠囊 | 膠囊劑 | 36粒 | 盒(瓶) | 10.3元 | 中成藥部分 | |
787 | 62 | 元胡止痛膠囊 | 膠囊劑 | 40粒 | 盒(瓶) | 11.5元 | 中成藥部分 | |
788 | 62 | 元胡止痛膠囊 | 膠囊劑 | 48粒 | 盒(瓶) | 13.7元 | 中成藥部分 | |
789 | 62 | 元胡止痛膠囊 | 膠囊劑 | 50粒 | 盒(瓶) | 14.2元 | 中成藥部分 | |
790 | 62 | 元胡止痛膠囊 | 膠囊劑 | 60粒 | 盒(瓶) | 16.9元 | 中成藥部分 | |
791 | 62 | 元胡止痛顆粒 | 顆粒劑 | 5g | 袋 | 0.88元 | 中成藥部分 | *△ |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12 藥理作用
延胡索甲素、乙素、醜素對小鼠、大鼠、兔均有鎮痛作用[2]。以乙素作用較好,鎮痛作用雖不及嗎啡,但無明顯成癮性,可產生耐受性並與嗎啡有交叉耐受性[2]。不同劑量的乙素對各種動物有催眠、鎮靜、安定作用[2]。並有明顯的中樞性止吐及降溫作用[2]。去氫延胡索甲素對大鼠實驗性潰瘍病有保護作用和抑制內臟平滑肌的作用[2]。延胡索乙素有降低血壓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其左旋體爲腦內遞質多巴胺的阻斷劑,右旋體爲多巴胺的釋放排空劑[2]。乙素還作用於中樞神經-垂體-腎上腺系統,並有抗胃潰瘍作用[2]。
13 形態特徵
延胡索塊莖扁球形,內部黃色。地上莖高9-20cm,纖細稍肉質。葉具長柄,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冠紫紅色。蒴果長圓形或橢圓形,種子卵圓形、細小,具光澤。花期4月至5月。果期5月至6月。
14 生長繁殖
延胡索喜溫和溼潤氣候,能耐寒,怕乾旱、怕澇。以向陽高燥、排水良好、保肥力強、富含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質壤土或壤土爲好。生育期爲210天左右,忌連作,前作以中稻、秋玉米、甘薯、白朮、薏苡或粟爲宜。
延胡索用塊莖繁殖。尤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爲適期。以條栽爲好。按行距15-20cm開5cm深的淺溝,在溝內交錯栽種兩行,上蓋一層草木灰,邊種邊覆土,每公頃用種量900-1125kg。生長期間可追施氮、磷、鉀混合肥料。因地下莖分佈在土表,切忌中耕。拔草3-4次。
17 中毒
延胡索又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爲罌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塊莖。味辛、苦、溫。[3]
17.1 不良反應機制
塊莖含近20種生物鹼,如延胡索鹼、左旋四氫黃連鹼等。延胡索能抑制神經中樞及麻痹及脊髓神經和四肢肌肉,內服大量延胡索可以引起血管麻痹、呼吸抑制及心臟功能障礙等中毒症狀,偶可引起驚厥。[3]
17.2 臨牀表現
中毒潛伏期約1~4h,中毒量60~120g。表現爲:頭昏、面色蒼白、心跳無力、脈搏細弱、四肢乏力、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重者可以引起休克,偶有驚厥。[3]
17.3 治療
18 延胡索(元胡)藥典標準
18.1 品名
Yanhusuo
CORYDALIS RHIZOMA
18.2 來源
本品爲罌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乾燥塊莖。夏初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洗淨,置沸水中煮至恰無白心時,取出,曬乾。
18.3 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的扁球形,直徑0.5~1.5cm。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網狀皺紋。頂端有略凹陷的莖痕,底部常有疙瘩狀突起。質硬而脆,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18.4 鑑別
(1)本品粉末綠黃色。糊化澱粉粒團塊淡黃色或近無色。下皮厚壁細胞綠黃色,細胞多角形、類方形或長條形,壁稍彎曲,木化,有的成連珠狀增厚,紋孔細密。螺紋導管直徑16~32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濃氨試液調至鹼性,用乙醚振搖提取3次,每次10ml,合併乙醚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延胡索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3μl,分別點於同一用1%氫氧化鈉溶液製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一丙酮(9:2)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碘缸中約3分鐘後取出,揮盡板上吸附的碘後,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8.5 檢查
18.5.1 水分
不得過1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第一法)。
18.5.2 總灰分
不得過4.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8.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Ⅹ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3.0%。
18.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8.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調pH值至6.0)(55:45)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80nm。理論板數按延胡索乙素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18.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46μg的溶液,即得。
18.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5g,糟密稱定,置平底燒瓶中,精密加入濃氨試液一甲醇(1:20)混合溶液50ml,稱定重量,冷浸1小時後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濃氨試液甲醇(1:20)混合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蒸乾,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並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8.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1,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04)不得少於0.050%。
18.8 延胡索(元胡)飲片
18.8.1 炮製
18.8.1.1 延胡索
除去雜質,洗淨,乾燥,切厚片或用時搗碎。
本品呈不規則的圓形厚片。外表皮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細皺紋。切面黃色,角質樣,具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18.8.1.1.1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04)不得少於0.040%。
18.8.1.1.2 鑑別、檢查、浸出物
同藥材。
18.8.1.2 醋延胡索
取淨延胡索,照醋炙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 D)炒幹,或照醋煮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 D)煮至醋吸盡,切厚片或用時搗碎。
本品形如延胡索或片,表面和切面黃褐色,質較硬。微具醋香氣。
18.8.1.2.1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04)不得少於0.040%。
18.8.1.2.2 鑑別、檢查、浸出物
同藥材。
18.8.2 性味與歸經
辛、苦,溫。歸肝、脾經。
18.8.3 功能與主治
活血,行氣,止痛。用於胸脅、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撲腫痛。
18.8.4 用法與用量
3~10g;研末吞服,一次1.5~3g。
18.8.5 貯藏
置乾燥處,防蛀。
18.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