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金花酊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áng jīn huā dǐng

2 註解

3 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Yangjinhua Ding

3.2 標準編號

WS3-B-2203-96

本品爲洋金花經加工製成的酊劑

3.3 製法

洋金花粗粉,置滲漉器中,用45%乙醇分次浸漬(第一次浸漬48小時以上),緩緩放出浸漬液至約950ml,照下述[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測定含量後,用45% 乙醇稀釋至規定的含量,靜置,俟澄清,濾過,即得。

3.4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液體;味苦。

3.5 鑑別

取[含量測定]項下滴定後的溶液適量,加氨試液使成鹼性,用氯仿振搖提取,分取氯仿液,蒸乾,提取物中加發煙硝酸5滴,置水浴上蒸乾,即得黃色物質,放冷,加乙醇氫氧化鉀一粒,即顯紫紅色。

3.6 含量測定

精密量取本品100ml,置水浴上蒸發至約10ml,移至分液漏斗中,加水10ml與氨試液2ml,用氯仿分次振搖提取,每次10ml,至生物鹼提盡爲止,合併氯仿液, 用0.1mol/L硫酸液分次振搖提取,每次10ml,至生物鹼提盡爲止,合併酸液,至氯仿層不再染色。合併氯仿液,用0.1mol/L硫酸液10ml振搖提取,棄去氯仿層,合併前後兩次得到的酸液,濾過,濾器用0.1mol/L硫酸洗滌,合併洗液與濾液,加氨試液使成鹼性, 再用氯仿分次振搖提取,至生物鹼提盡爲止。每次得到的氯仿液均用同一的10ml水洗滌, 棄去洗液,合併氯仿液,置水浴上蒸乾,提取物中加乙醇3ml,蒸乾,並在80℃乾燥2小時,加氯仿2ml(必要時微熱使溶解),精密加硫酸滴定液(0.01mol/L)20ml,置水浴上加熱,除去氯仿,放冷至室溫,加甲基紅指示液2~3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02mol/L)滴定,即得。每1ml硫酸滴定液(0.01mol/L)相當於0. 005788g的C17H23NO3。

本品含生物鹼莨菪鹼(C17H23NO3)計算,應爲0.0225-0.0275%(g/ml)。

3.7 檢查

乙醇量 應爲40~45%(附錄Ⅸ M)。

其他 應符合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N)。

3.8 功能與主治

抗膽鹼藥作用硫酸阿托品相似,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和膽、腎、腸等絞痛,也可用於震顫性麻痹

3.9 用法與用量

口服 常用量 一次0.3~2ml,一日1~4ml。

極量  一次2ml,一日6ml。

3.10 注意

青光眼患者忌用。

3.11 貯藏

密閉,遮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