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 中藥材 中醫學 消腫解毒 中藥中毒 中藥學
yáng jiǎo dòu
okra[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羊角豆爲中藥名,出自《中國樹木分類學》,爲《救荒本草》記載的望江南之別名[1][2]。
野扁豆、羊角豆、假決明[2]。
豆科植物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的莖葉[2]。分佈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2]。
苦,寒,有小毒[2]。入肝、胃、大腸經[2]。
肅肺,清肝,和胃,消腫解毒[2]。
1.治咳嗽,哮喘,脘腹痞痛,高血壓頭痛,目赤,習慣性便祕[2]。煎服:6~9g[2]。
2.治療瘡腫毒,蟲蛇咬傷[2]。鮮葉搗敷[2]。
葉含杜鵑花醇-7-鼠李糖苷和5,7,4’-三羥基-3’-6-二甲基黃酮-7-鼠李糖苷、大黃酚等[2]。
水提取物在體外對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2]。水煎劑對豚鼠迴腸、大鼠子宮有興奮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