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壽命及動力測定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uè xiǎo bǎn shòu mìng jí dòng lì cè dìng

3 適應

血小板壽命動力學的測定對一些臨牀疾病的預測及診斷有較大價值。

1.深靜脈血栓的早期診斷,無症狀患者篩選

2.判斷血小板病的原因:自身免疫因素、脾功能亢進等。

3.預測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脾切除術的效果。

4.動脈粥樣硬化病竈的檢測

5.同種腎移植術後急性排斥反應監測

4 禁忌

劑量抗凝劑治療的患者,可影響診斷結果。

5 準備

1.檢查前向受檢者介紹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合作。

2.檢查前仔細詢問病史及查體,掌握適應證。

6 方法

111In或51Cr標記自身血小板,重新注人體內,然後在體外用γ照相機探測所發射的γ射線進行顯像和測定,連續觀察5~6天,即能瞭解血小板動力學變化及在體內分佈情況。

1.血小板動力學研究  靜脈注射111In-血小板懸液3.7MBq(100μCi),注射後即刻及以後連續4天,每天分別採集胸部、腹部及骨盆部位的前位和後位圖像,從每次圖像中劃出肝、脾、肺、心及骶骨部位,測出每個時相器官攝取放射性佔放射線總量的百分數。用γ照相機測定靜脈注射前後針筒內的放射性量之差作爲放射性總量加的計算。

2.血小板存活時間測定  抽取0.1ml111In-血小板懸液,稱重,測定其放射性計數率,作爲參數標準。靜脈注射器111In-血小板懸液3.7MBq(100μci),注射前後針筒稱重並計算出注射的總放射性。注射後30分鐘、2小時及每天抽血5ml連續7天,經抗凝、離心等處理後將所有收集標本與標準管一起在井型計數器中測定。

體內各時相存活血小板(%)=標本計數率[計數min·ml]×血容量÷注射的放射性總量(計數/min)×100。

7 注意事項

1.標記血小板過程中,應儘可能簡化處理血小板程序,以減少對血小板損傷

2.監測靜脈血栓形形形成時,大劑量抗凝劑肝素等的治療,可阻止血小板的沉積,使血栓形成的診斷率降低。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