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Xuánzhōng GB39[中國鍼灸學詞典]
3 註解
懸鐘爲經穴名(Xuánzhōng GB39)。出《鍼灸甲乙經》。屬足少陽膽經。爲八會穴之髓會。懸,懸掛;鍾,鍾鈴。穴當外踝上,正是古時小兒懸掛腳鈴部位,故名。位於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處。正坐或側臥取之。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趾長伸肌→小腿骨間膜。有泄膽火、清髓熱、祛風溼、通經絡的作用。主治頭項、胸脅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偏頭痛、頸項強、鼻衄、瘰癧、腋腫、脅肋疼痛、四肢關節痠痛、半身不遂、筋骨攣痛、腳氣、跟骨痛、渾身瘡癩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落枕、偏頭痛、頸淋巴結結核、腋窩淋巴結腫大、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小兒舞蹈病、血管性頭痛、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等。一般直刺1.0~1.5寸;可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