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茄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ǎo qié

2 出處

《貴州草藥

3 拼音名

Xiǎo Qié

4 別名

小村金黃

5 來源

報春花科植物小茄全草。夏、秋採收。

6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0~30釐米。莖匍匐或傾斜,全體被土黃色柔毛。葉對生或互生;葉片卵形或廣卵形,長1~2.5釐米,寬5~20毫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或闊楔形,下延成翼柄,全緣,兩面均被毛,下面有黑色腺點。花單生於葉腋,徑5~7毫米;萼5深裂,裂片線狀披針形,外面有毛,宿存;花瓣5,黃色,三角狀卵形。蒴果球形,徑4~5毫米。種子橢圓形,黑色。

7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草地。分佈貴州等地。

8 性味

微甘,平。

9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除溼止痛。

10 附方

①治巴骨癀:小寸金黃、大寸金黃各一兩,泡酒。用時將藥酒盛於碗中,點燃,用手快蘸藥酒,揉擦患處。如已潰爛,則用大、小寸金黃共搗絨,加酒少許,敷患處四周。

②治腹痛:鮮小寸金黃一兩。嚼喫。

③治風溼關節痛:小寸金黃一兩,藤烏三錢。泡酒服。

11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