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定志丸

安神劑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ǎo dìng zhì wán

2 概述

小定志丸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

3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方之小定志丸

3.1 別名

定志丸[1]

3.2 處方

炒菖蒲、遠志去心薑汁醃)各二兩,茯苓人蔘各三兩[1]

菖蒲(炒)遠志去心薑汁淹)各60克 茯苓 茯神 人蔘各90克 辰砂爲衣

3.3 製法

上藥爲細末,煉蜜爲丸,梧桐子大,硃砂爲衣[1]

3.4 功能主治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方之小定志丸主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1]

常服益心強志,令人不忘。主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憂愁愁不樂,忽忽喜忘,朝瘥暮劇,暮愈朝發,及因事有所大驚,夢寐不祥,登高涉險,致神魂不安,驚悸恐怯。

3.5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1]

3.6 附註

定志丸(《證治類要訣類方》卷四)。

4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小定志丸

4.1 方名

小定志丸

4.2 組成

酸棗仁2錢(去皮,炒),人蔘2錢(去蘆),白茯神2錢(去木),遠志1錢(去心,水洗,微炒),乳香半錢(別研)。

4.3 功效主治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小定志丸功在壓驚邪,止夜啼。主治嬰孩稟賦不足,心神睡臥不寧,夜啼

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人蔘湯送下。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別研生硃砂爲衣,如粟米大。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