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ǎo bò

2 國家基本藥物

小檗有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序號基本藥物目錄序號藥品名稱劑型規格單位零售指導價格類別備註
863126小檗鹼片劑100mg*24盒(瓶)2.4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864126小檗鹼片劑100mg*20盒(瓶)2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865126小檗鹼片劑100mg*40盒(瓶)3.9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866126小檗鹼膠囊100mg*9盒(瓶)1.1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867126小檗鹼膠囊100mg*12盒(瓶)1.5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劑型規格爲代表品。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3、備註欄中標示用法用量的劑型規格,該劑型中其他規格的價格是基於相同用法用量,按《藥品差比價規則》計算的。

4、表中劑型欄中標註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全國中草藥彙編》:小檗

3.1 拼音名

Xiǎo Bò

3.2 別名

三顆針、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黃連刺黃柏

3.3 來源

小檗科小檗屬植物豪豬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小黃連刺 B. wilsonae Hemsl.、細葉小檗B. poiretii Schneid.、黃蘆木(大葉小檗)B. amurensis Rupr.或其同屬植物其它種的根、根皮、莖及莖皮。春、秋採挖,除去枝葉、鬚根及泥土,將皮剝下,分別切片曬乾備用。

3.4 性味

苦,寒。

3.5 功能主治

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用於細菌性痢疾,胃腸炎副傷寒消化不良,黃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腎炎扁桃體炎口腔炎,支氣管炎;外用治中耳炎目赤腫痛外傷感染

3.6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研粉調敷。

3.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4 《中華本草》:小檗

4.1 出處

1.出自《唐本草》:子檗,子似女貞,皮白不黃,亦名小檗,所在皆有,今雲皮黃,恐謬矣。今俗用子檗,皆多刺小樹,名刺檗,非小檗也。其樹枝葉與石榴無別,但花異,子細黑圓如牛李子耳。生山石間,所在皆有,襄陽峴山東者爲良。陶於檗木附見二種,其一見是陶雲皮黃,其樹乃皮白,今太常所貯,乃葉多刺者,名曰刺檗,非小檗也。2.《本草拾遺》:凡是檗木皆皮黃,今既不黃,而自然非檗。小檗石榴,皮黃,子赤如枸杞子兩頭尖

4.2 拼音名

Xiǎo Bò

4.3 英文名

Amur Barberry Root

4.4 別名

子檗、山石榴三顆針、大山黃刺。

4.5 來源

藥材基源:爲小檗科植物華西小檗等多種同屬植物的根和莖、枝。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 silvataroucana Schneid.

採收和儲藏:春、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4.6 形態

1.華西小檗,落灌木,高達2-3m。木材內皮呈黃色;小枝有棱,紫褐色,有疣狀突起;刺3分叉,但着花小枝上下的刺通常不分叉,長約6mm,有時刺小或無。葉叢生;葉柄長1-2.5cm;葉片長橢圓菜至披針形,或倒卵形,長1.5-5.5cm,寬0.7-3.5cm,先端漸尖或圓鈍有短尖頭,基部狹楔形,全緣或疏生鍼芒狀細刺齒,上面深綠色,下面蒼白色,有白粉。總狀花序疏鬆或爲近傘形花序,長3-7cm,有花8-12朵;無總花梗或很短;花黃色,小苞片2,卵形;萼片6,花瓣狀,排列爲2輪;花瓣6,倒卵形,較萼片短;雄蕊6。漿果卵形或球形,熟時深紅色。

4.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m以上的山坡林下陰溼地或路邊。

資源分佈分佈於甘肅、湖北、四川和雲南。

4.8 化學成份

日本小檗根莖的木質部含小檗鹼(Berberine)、氧化爵牀鹼(Oxyacanthine)、藥根鹼(Jatrorrhizine)、木蘭花鹼(Magnoflorine)、小檗胺鹼(Berbamine)、氧化小檗鹼(Oxyberberine)、掌葉防己鹼(Palmatine)、非洲防己鹼(Columbamine)。根皮和莖也含小檗鹼

4.9 藥理作用

參見黃連條。大葉小檗酊劑在動物身上,能引起子宮肌收縮,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縮,降低血壓。根製劑作用相似。歐小檗作用與大葉小檗相似,並能降低膽囊張力,減少收縮次數,可用於膽囊疾患,減輕疼痛炎症現象,改善膽汁流量。氧化爵牀鹼10mg注入麻醉犬股動脈,可引起注藥側下肢的血管擴張,全身血壓也有顯着下降。此鹼具有利膽作用,強度較小檗鹼爲弱,但較持久。40微克/ml能抑制小鼠腹水癌細胞的氧攝取。在體外無抗結核作用。在麻醉、二側迷走切斷及人工呼吸的狗身上,氧化爵牀鹼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血壓上升及腎血管收縮有阻斷作用

4.10 性味

苦;性寒

4.11 歸經

肺;肝;脾經

4.12 功能主治

清熱燥溼;瀉火解毒。主溼熱泄瀉痢疾;口舌生瘡;咽痛喉痹目赤腫痛;癰腫瘡癤

4.1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滴眼;或洗患處。

4.14 各家論述

1.陶弘景:主口瘡。2.《唐本草》:主口瘡,殺諸蟲,去心中熱氣。3.《綱目》:治血崩。4.《陝西中草藥》: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腸炎痢疾黃疸白帶關節腫痛,陰虛發熱骨蒸盜汗,癰腫瘡瘍口瘡咽炎結膜炎黃水瘡

4.15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