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小黄连刺
拼音名:XiǎoHuánɡLiánCì英文名:rootofSoulieBarberry别名:刺黄芩、老鼠刺、黄檗刺、小黄檗刺、猫儿刺、三颗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锥花小檗的根及茎枝。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的山谷灌丛中或山坡林缘。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湿热泻痢;热淋,带下;
-
小檗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檗:拼音名:XiǎoB 别名:三颗针、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黄连、刺黄柏来源: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豪猪刺BerberisjulianaeSchneid、小黄连刺B.wilsonaeHemsl.、细叶小檗B.poiretiiSchneid.、黄芦木(大叶小檗)B.amurensisRupr.或其同属植物其它种的根、根皮、茎及茎皮。花黄色,小苞片2,卵形;
-
小三棵针
《*辞典》:小三棵针: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XiǎoSānKēZhēn别名:小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叶簇生,革质,倒卵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6~小苞片3,卵形;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问路旁。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痢。
-
三棵针
《单验方》之三棵针:处方:三棵针(小檗)30克,野菊花15克,马齿苋30克,甘草9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单验方》之三棵针治疗口腔炎34例,全部治愈,一般服1~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晒干或切片晒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将“三棵针”订正为“三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