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xià jiǎn yuán guǎng fàn fù hé zhì qiē chú jí chéng xíng shù
2 英文參考
resection of extensive compound nevus in lowerlid margin and its plasty
8 手術步驟
1.在色素痣外圍2mm畫標誌線(圖8.1.20.2.1.2-1)。

2.做瞼緣外1/2灰線切開及外眥切開,將下瞼分成前、後兩葉(圖8.1.20.2.1.2-2)。

3.從內眥部正常的淚小管部剪除,部分淚小管及淚小點均被切除,使色素痣內側徹底切除(圖8.1.20.2.1.2-3)。

4.從後葉穹隆部進圓刃刀,將下瞼與眶下緣分離(圖8.1.20.2.1.2-4)。

5.下瞼色素痣外側前、後兩葉分次切除。
6.先縫後葉內側斷端與內眥部結膜及皮下組織縫合。
7.次縫前葉與內眥部皮膚、眼輪匝肌縫合(圖8.1.20.2.1.2-5)。

8.自前葉垂直向縫合末端向內側做平行瞼緣補充切口,切除斜行三角形,再向外側做平行瞼緣的補充切口,切除等腰三角形,使下瞼平伏。並消除向下牽拉的作用(圖8.1.20.2.1.2-6)。

9.用“0”號淚道探針從下淚小管斷端經淚囊插入鼻腔,探針的上端用膠布固定於前額(圖8.1.20.2.1.2-7)。術後48~72h拔除。

9 術中注意要點
1.外眥切開後,下瞼與內眥部仍無法縫合,必須將下瞼與眶下壁骨膜分離,使下瞼全遊離,纔可與內眥部縫合。
2.腫瘤切除後的創緣直接縫合形成垂直性瘢痕,爲了避免瘢痕收縮向下牽拉使下瞼形成切跡,做垂直縫合的內側和外側各剪去三角形組織,既改變了垂直向的牽拉作用,又消除了下瞼縫合後的“貓耳”現象。
3.由於淚小點及淚管切除,術後必然溢淚,自淚小管斷端插入“0”號探針至下鼻道,至少保持48h,則術後於淚阜下形成小凹坑,淚液自此流入鼻腔,保證術後無溢淚現象。此操作簡單易行,解決很大問題,因這種無上淚道系統的溢淚,後期修復手術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