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Wūyì ST 15[中國鍼灸學詞典]
wūyì[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15[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T15[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 | 屋翳 | ||
---|---|---|---|
漢語拼音 | Wuyi | ||
羅馬拼音 | Wuyi | ||
美國英譯名 | Chamber Screen | ||
各國代號 | 中國 | ST15 | |
日本 | 15 | ||
法國 | 莫蘭特氏 | E15 | |
富耶氏 | E15 | ||
德國 | M15 | ||
英國 | S15 | ||
美國 | St15 |
屋翳爲經穴名(Wūyì ST 15)[1]。出《鍼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1]。屋乃深室,翳即隱蔽,穴當肺之中段,呼吸之氣至此如達深室隱蔽,故名屋翳[1]。主治咳嗽,氣喘,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咳吐膿血,咳逆上氣,咳唾膿血,胸痛,乳癰,乳癖,乳腺炎,身腫,皮膚疼痛,噎嗝,皮膚痛不可近衣,皮膚瘙癢,肋間神經痛,胸膜炎,胸脅脹痛,胸脅脹滿等。
5 穴名解
屋乃深室,翳即隱蔽,穴當肺之中段,呼吸之氣至此如達深室隱蔽,故名屋翳[1]。
《說文》段注:“屋者,室之覆也。引申之,凡覆於上者皆曰屋。”《方言·十三》:“翳,掩也。”本穴上有庫房之房,下有膺窗之窗,猶尾檐之遮翳,故名“屋翳”。其所以名“翳”者,亦含有華蓋之意也。[2]
6 所屬部位
胸[3]
8 取法
屋翳位於胸部,當第二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正坐或仰臥取穴[6]。
仰臥位,當乳頭直上,第2肋間隙處取穴。先於胸骨角水平確定第2肋,其下爲第2肋間隙;男性可以乳頭定第4肋間隙,再向上2肋爲第2肋間隙。[7]
9 穴位解剖
屋翳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第二肌間結構。血管分佈同庫房(有胸肩峯動、靜脈及胸側動、靜脈分支)。正當胸前神經之胸大肌分支處。皮膚由第1、2、3肋間神經前皮支重疊分佈。第2肋間結構由肋間內、外肌及肋間血管和神經構成。肋間外肌位於肋間結構的最外層,於肋軟骨和肋骨連結部向前則移行於肋間外膜,直達胸骨緣;肋間內肌較薄,位於前肌的深面,於肋角的內側向後移行肋間內膜並連於脊柱兩側。肋間動脈分出的上、下支則行於肋間內、外肌之間的上、下緣。
9.1 層次解剖
9.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鎖骨上神經中間支、肋間神經前皮支分佈;深層有胸前神經、胸肩峯動脈和肋間神經、動脈分佈;再深層有壁層胸膜和肺[9]。
11 主治病症
屋翳穴主治咳嗽,氣喘,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咳吐膿血,咳逆上氣,咳唾膿血,胸痛,乳癰,乳癖,乳腺炎,身腫,皮膚疼痛,噎嗝,皮膚痛不可近衣,皮膚瘙癢,肋間神經痛,胸膜炎,胸脅脹痛,胸脅脹滿等。
屋翳可用於治療胸肺部等疾患:如胸脅支滿、咳逆上氣、咳唾膿血、噎嗝、身腫、皮膚痛不可近衣、皮膚瘙癢以及支氣管炎、肋間神經痛、胸膜炎、乳腺炎等[9]。
其它:肋間神經痛,乳腺炎。
16 研究進展
16.1 治療乳腺增生
據報道,針刺屋翳對乳腺增生有顯著治療作用。不僅對小葉增生有療效,而且也能促進囊性增生樣改變恢復正常[9]。
16.2 提高免疫功能
細胞免疫功能實驗提示,屋翳穴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9]。
通過細胞免疫功能實驗觀察,針刺屋翳可增強T淋巴細胞活性,促進活性E玫瑰花結形成及正常淋巴細胞轉化爲淋巴母細胞,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9]。
17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52.
- ^ [2]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3]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8.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2.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56.
-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3.
-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 ^ [9]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