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wēn jīn sǎn
甘草(生用)黃芩 桑白皮 防風(去叉)杏仁(去皮、尖)各30克(米泔浸一宿取出,握幹,略炒)麥門冬7.5克(去心)茯神15克
上藥爲末。
清肺止咳。治積勞咳嗽,氣喘胸悶,痰中有血者。
每服6克,以水1.50毫升,入黃蠟1片如指大,同煎至100毫升。食後熱服。
《婦人大全良方》卷五所載本方有人蔘15克,主治同。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溫金散
甘草1兩,黃芩1兩,桑白皮1兩,防風1兩,杏仁27粒(制),人蔘(去蘆)半兩,茯神半兩,麥門冬1分。
勞嗽。
每服2錢,水1盞,蠟1豆大,煎至8分,食後服。
上藥前5味,用米泔浸1宿,曬乾;次入人蔘、茯神,麥門冬3味,同爲細末。
方中防風,《丹溪心法附餘》引作“阿膠”。
甘草(生用)1兩,黃芩1兩,桑白皮1兩,防風(去叉)1兩,杏仁(去皮尖)1兩(以上藥物用米泔浸1宿,取出握幹,略炒),麥門冬1分(去心),茯神半兩。
積勞,咳嗽喘悶,咯痰中有血。
每服2大錢,水1盞,入黃蠟1片,如指大,同煎至7分,食後熱服。
上爲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