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pryetic tonification of spleen and kidne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溫補脾腎是一種治療脾腎陽虛證的方法。脾腎陽虛臨牀主要表現爲腰痠肢冷、飲食不化、畏寒、尿頻或小便不利、浮腫、五更泄瀉等。鍼灸常選腎俞、命門、關元、脾俞、章門、足三裏等穴,針用補法,宜灸。[1]
溫補脾腎係一種治療方法,治療脾腎陽虛證。由於脾腎陽氣在生理上的相互滋生和病理上的影響,臨牀上脾陽虛可導致腎陽虛,腎陽虛多伴有脾陽虛,如脾腎兩虛,一般宜用本法雙補。《溫病條辨·溼溫》:“老年久痢,脾陽受傷,食滑便溏,腎陽亦衰,雙補湯主之。”
4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