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补脾肾
温补脾肾是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方法。脾肾阳虚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酸肢冷、饮食不化、畏寒、尿频或小便不利、浮肿、五更泄泻等。针灸常选肾俞、命门、关元、脾俞、章门、足三里等穴,针用补法,宜灸。《温病条辨·湿温》:“老年久痢,脾阳受伤,食滑便溏,肾阳亦衰,双补汤主之。”
-
四君合四神加减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组成:党参1钱,于术1钱(土炒),补骨脂1钱半(炒),茯苓1钱,肉蔻8分(煨,去油),吴萸4分(炒),醋柴胡2分,五味子6分(炙)。四君子汤补气健脾,自后天入手,纠正消化功能失调、食少乏力、便溏者则可。但对久泄病及于肾者,似嫌力所不及,加四神自肾兼治,可以同时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
狗肉粥
功能主治:温补脾肾,去寒助阳,轻身益气。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营养不良,畏寒肢冷,腰膝软弱。在服食狗肉粥时,忌吃蒜、菱以及中药杏仁、商陆。唐·孟诜《食疗本草》中说:狗肉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七引《食医心镜》,名见《长寿药粥谱》
-
火不生土
火不生土为病机。火指命门火,即肾阳;肾阳虚弱,命门火不足,不能温煦脾胃,致消化吸收和运化水湿功能降低,出现腰酸膝冷、畏寒、饮食不化、小便不利、浮肿、五更泄泻等脾肾阳虚症状,均属火不生土的病变。治疗宜温补脾肾,用附桂理中丸、四神丸之类。
-
固精补肾丸
性状:本品为黑色水丸;(2)取本品细粉约1g,加乙醇10ml,温热5分钟,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呈暗绿色。固精补肾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固精补肾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用于脾肾虚寒,食减神疲,腰酸体倦。2.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
并补两天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哈尔滨方)别名两天丸处方橘红3两,牛膝2两,白术4两,砂仁2两,萸肉2两半,龙骨1两半,莲肉2两,鹿胶4两,木瓜2两半,人参1两,枸杞2两半,白茯苓2两半,藿香2两,杜仲2两半,山药3两,川附1两。主脾肾虚弱,纳少溏泄,梦遗滑精,阳痿不举,腰腿酸痛,气短心跳,四肢清冷,神倦面苍。
-
附子大黄汤
处方:制附子15克(先煎),生大黄18克,益母草30克,炙黄芪45克,芒硝粉10克(冲服)。功能主治:温补脾肾,通脏降浊,利尿泻毒。主脾肾阳衰,水停毒盛。(尿毒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刘锐方
-
九炁丹
概述:九炁丹为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熟地24O克制附子120克肉豆蔻(面炒)60克焦姜吴茱萸补骨脂(酒炒)荜茇(炒)五味子(炒)各60克粉甘草(炒)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自空为丸,或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温补脾肾,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飧泄骛溏者。若气虚,加人参二至四两。
-
王海藏
王海藏即王好古。通经史,好医方,曾跟随金代名医李东垣学习,精通医学,为赵州医学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著有《阴证略例》、《此事难知》、《医垒元戎》、《汤液本草》、《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等书。拔原法为取穴法之一。如肺经病取太渊,肝经病取太冲等。
-
可保立苏汤
概述:可保立苏汤为方剂名,出自《医林改错》卷下方。黄耆45克(生)党参9克白术6克甘草6克当归6克白芍6克枣仁9克(炒)山萸3克枸杞子6克故纸3克核桃1个(连皮打碎)功能主治:主治病久气虚,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两目天吊,口流涎沫,不省人事。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温补脾肾之功。
-
四维散
概述:四维散为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处方:人参一两,制附子、炒干姜各二钱,炙甘草一至二钱,乌梅肉五分至一钱。3克制法:上药为末,加水拌湿,蒸后烘干研匀。功能主治:功能温补脾肾,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滑脱至甚,或泄利不能止,或气虚下陷,二阴血脱不能禁者。6克,温汤调下。
-
玉关丸
处方:白面(炒熟)120克枯矾60克文蛤(醋炒黑)60克北五味30克(炒)诃子60克(半生半炒)制法:上药研末,用熟汤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血脱,崩漏带浊,诸药难效者,以及久泻久痢,滑泄不止者。用法用量:以温补脾肾等药随证加减煎汤送下,或人参汤亦可。主治:遗尿,小便出而不觉。
-
紫石黄助阳方
处方:紫石英30克,淫羊藿15克,川断15克,川椒1.5克,巴戟天10克,葫芦巴10克,菟丝子10克,肉桂6克,桑嫖蛸12克,九香虫6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主肾阳虚衰。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中国传统性医学》
-
补肾填精胶囊
补肾填精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补肾填精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补脾肾。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之神疲乏力,气短喘促,腰膝酸软,食少便溏,夜尿频多。禁忌:儿童禁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芪鹿益肾片
芪鹿益肾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芪鹿益肾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祛湿化浊。用于脾肾阳虚,症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痛,纳呆,便溏。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出现口干,饮水后症状消失。阴虚阳亢者慎服。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参阳胶囊
参阳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参阳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排尿不畅。阴虚火旺者禁服。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噎膈·气虚阳微证
定义:噎膈·气虚阳微证(dysphagiawithsyndromeofqideficiencyandyangdebility)是指气虚阳微,升降失常,以长期吞咽受阻,饮食不下,面色晄白,精神疲惫,形寒气短,面浮足肿,泛吐清涎,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噎膈证候。方药治疗:噎膈·气虚阳微证可用补气运脾汤温脾,用右归丸温肾。佐餐服食。
-
王好古
简介:王好古(1200?平生著述很多,有《阴证略例》(有论述伤寒阴证之论方,颇为详备)、《汤液本草》、《此事难知》、《医垒元戎》(十二卷,包括伤寒及杂证,并以十二经为纲,主张治病须脉证互参,始可处方)、《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伊尹汤液广为大法》等书。
-
人参豆蔻散
功能主治:温补脾肾,涩肠止泻,治久泻不止。治妇人久泄不止。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八《妇人良方》卷八引石道人方之人参豆蔻散:组成:人参1两,肉豆蔻1两,干姜1两,厚朴1两,甘草1两,陈橘皮1两,川芎半两,桂心半两,诃子半两,北茴香半两。主治:冷证泻痢。
-
豆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豆附丸:处方:肉豆蔻(炮)白茯苓(焙)附子(炮,去脐)各120克木香(不见火)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60克丁香(不见火)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理气和中。主肠胃虚弱,内受风冷,泄泻注下,腹痛肠鸣。手足逆冷。一切虚寒泄泻困乏。
-
王进之
王进之即王好古。平生著述很多,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医垒元戎》、《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等书。凡本经病症选用本经原穴进行治疗者,谓之拔原法。如肺经病取太渊,肝经病取太冲等。此法为元代医家王海藏所倡用,故又称王海藏拔原法。
-
气下
气下指气机失常而主要表现为下陷不能正常上升的病理状态。为《内经》九种气机逆乱病证之一。《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九气着重说明七情过激引致气机紊乱的病机。
-
虚肿
是指肿势平坦,根盘散漫的表现。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见《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虚肿的辨证:《医宗必读·水肿胀满》以阴证多寒,寒证多虚。小便清白,大便溏泄者为虚;色悴声短为虚。虚肿的分类:虚肿有脾虚身肿、肝肾虚肿、肺虚身肿等。用实脾饮、参苓白术散、真武汤、《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等方。
-
归参补血片
用于脾肾两虚引起的虚劳贫血(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体弱肢冷,心悸,发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注1.羊睾丸浸膏系羊睾丸(牛科动物山羊Coprahircus或绵羊OvisariesL.的睾丸)去掉外皮,绞碎,于60℃以下干燥后,加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4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1g浸膏相当鲜睾丸33g。4.本品宜饭前服用。
-
冷秘汤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冷柏枝方处方肉苁蓉45克肉桂末3克(冲)硫黄末3克(冲)干姜9克半夏9克大黄9克(后下)火麻仁12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润肠通便。治脾肾阳衰,浊阴凝聚,大便秘结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双补汤
《温病条辨》卷三方之双补汤:别名:脾肾双补汤组成: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补骨脂、肉苁蓉、山茱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主治老年久痢,脾肾阳虚,大便溏泄。以补骨脂、苁蓉、巴戟、菟丝、覆盆、萸肉、五味酸甘微辛者,升补肾脏阴中之阳,而兼能益精气安五脏者也。血热,加黄柏;
-
党苓姜根汤
处方:党参9克,茯苓15克,炒白术9克,肉豆蔻6克,吴茱萸6克,官桂4.5克,附片3克,炮姜3克,煨葛根4.5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回阳固脱。主脾肾虚衰,阳虚欲脱。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郗霈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