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液β-葡萄糖醛酸苷酶

胃液和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 化驗及醫學檢查 體液和排泄物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èi yè β-pú táo táng quán suān gān méi

2 英文參考

Gastric juice β-glucuronic acid glycosidase

3 概述

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β-G)爲一種參與腫瘤侵襲和轉移過程的基質降解酶。β-G是一中酸溶酶體酶,可水解基底膜中的主要成分——蛋白多糖,因而參與腫瘤的侵襲和轉移

4 胃液β-葡萄糖醛酸苷酶醫學檢查

4.1 檢查名稱

胃液β-葡萄糖醛酸苷酶

4.2 分類

體液排泄檢查 > 胃液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

4.3 取材

胃液

4.4 胃液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測定原理

ELISA的原理是基於抗原抗體的固相化及抗原抗體的酶標記。結合在固相載體表面的抗原抗體保持免疫學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測定時,把受檢標本(測定其中的抗體抗原)和酶標抗原抗體按不同的步驟與固相載體表面的抗原抗體反應。用洗滌方法使固相載體上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與其他物質分開,最後結合在固相載體上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成一定比例。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後,底物被酶催化變爲有色產物,產物的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直接相關,故可根據呈色的深淺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由於酶的催化效率很高,故可極大地放大反應的結果,從而使測定方法達到很高的敏感度。

4.5 試劑

ELISA可用於測定抗原,也可用於測定抗體。在這種測定方法中三個必要的試劑:①固相的抗原抗體;②酶標記的抗原抗體;③酶反應的底物。根據試劑的來源和標本性狀以及檢測的具體條件,可設計出各種不同類型的檢則方法

4.6 操作方法

使用ELISA操作法。

4.7 正常值

3.48~5.72U。

4.8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陽性(≥10U):胃癌(83.3%)、萎縮胃炎伴腸上皮化生(21.9%)。

4.9 附註

β-Ga酶分佈廣泛,其中肝中酶活力極高。同工酶有三種。最近pH值分別爲:3.8,4.5和5.2。

4.10 相關疾病

胃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