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胃泌素是一種重要胃腸激素。由存在於胃幽門部粘膜的G細胞(gastrin containing cell)分泌的,進入血中再作用於胃,促進胃液分泌。G細胞主要分佈在胃竇部,代謝部位在腎臟,腎功能不全時血清胃泌素升高。胃的幽門竇受到食物等的機械性刺激,幽門部的pH偏鹼性時就進行胃泌素的分泌。其結果,胃液特別是鹽酸的分泌變得旺盛,而當胃內部的pH降低時鹽酸和胃泌素的分泌就停止。此外,胃泌素也具有促進胃蛋白酶分泌、胰液分泌、膽液分泌、胰島素分泌等的作用,可是這些作用並不強。它系由17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有兩種:酪氨酸殘基上爲硫酸基取代的和未被取代的(胃泌素Ⅰ和Ⅱ),但在生理活性上並沒有差異。僅在相當於C末端部分的四肽(Tyr-Met-Asp-Phe-NH2)發現胃泌素的活性,稱爲四肽胃泌素。對各種哺乳類的胃泌素的一級結構的研究表明,均爲17個氨基酸組成,僅從氨末端的第5位和第10位的氨基酸因動物而異。另外,所有12位的酪氨酸結合着-SO3H是其重要特徵之一。在卓林格-艾里森(Zollinger-Ellison)綜合症患者的血液中胃泌素濃度偏高。
4 胃泌素的醫學檢查
4.1 檢查名稱
4.2 分類
4.3 取材
4.4 胃泌素的測定原理
RIA法:血漿中胃泌素分子結構有多種形式,其中由17個氨基酸殘基所組成的小胃泌素(G-17)活性最強,約佔總量2/3。G-17和蛋白質結合物免疫動物製備特異性抗體。樣品中的G-17和125I-G-17在適宜的緩衝液中共同競爭性的與抗體結合。反應平衡後加入抗免IgG免疫分離劑,將B,F分離。測B的放射性,從標準劑量抑制曲線查出血清中的濃度。
4.5 試劑
(1)試驗緩衝液:取25mmol/L pH8.6巴比妥緩衝液1000ml,加EDTA·Na21g、BSA 1g、NaN30.25g。
(2)標準SHGI工作液:取標準SHGI液(10μg/ml),分裝每瓶2000,500,100,50,25pg/50μl。冷凍乾燥,4℃冰箱保存。臨用前每瓶加試驗緩衝液1ml溶解。爲S1~5。
(3)125I-SHGI工作液:每瓶凍幹125I-SHGI加試驗緩衝液11ml。
(4)抗血清工作液:取藥盒內凍幹品,每瓶加試驗緩衝液10ml溶解。或將抗血清稀釋至100μl可結合125I-SHGI 100μl cpm的40%~50%。
(5)PR試劑:取140g/L PEG液(用50mmol/L pH7.7 Tris-HCl緩衝液配製)20ml,加蒸餾水70ml,羊抗兔IgG血清3~5ml(視滴度而定),正常兔血清0.5ml,微晶纖維素粉0.5g加蒸餾水至100ml。混勻後放4℃冰箱可保存半年。臨用前振盪成混懸液。
4.6 操作方法
(1)取10mm×75mm塑料管,NSB管加試驗緩衝液200μl,So管加100μl,標準管加標準液(S1~5)100μl,測定管加待測血清100μl。均作復管。
(2)每管各加125I-SHGI工作液100μl。
(3)除NSB管外,其餘各管均加抗血清工作液100μl。混勻後放4℃溫育16~24h。
(4)每管各加PR試劑500μl,混勻後放室溫30min。離心(3500r/min)15min。減壓吸去上清液。
(5)在自動γ計數器上測量各管放射性,以B/B0%爲縱座標,標準管濃度(pg/ml)爲橫座標,在半對數座標紙上繪製標準劑量曲線。依樣品管B/B0%值直接從標準曲線查出待測血清中SHGI濃度,單位爲ng/L。
4.7 正常值
(137±74)μg/L。
4.8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升高: ①伴低或無胃酸症: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癌、嗜鉻細胞瘤、惡性貧血等。 ②伴高胃酸症:胃泌素瘤、幽門口胃泌素細胞增多症、孤立殘留的胃竇、短腸綜合徵、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等。
(1)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卓-艾綜合徵):卓-艾綜合徵是胰腺最常見的內分泌腫瘤,是胰島中分泌胃泌素的D細胞增生而發病,分泌大量胃泌素,使壁細胞極度增加。其次,發生在胃、十二指腸。卓-艾綜合徵具下列三聯症:高胃泌素血癥,可高達l000pg/ml;高胃酸排出量,基礎胃酸>15mmol/h,可達正常人的6倍;伴有反覆發作的胃、十二指腸多處潰瘍,且多爲難治性潰瘍,伴慢性腹瀉。
(2)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胃泌素在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機制中起到基本或重要的作用,基礎狀態下血清胃泌素偏高,平均水平大約爲160pg/ml,與正常範圍可有一定重疊;但在進食及其他刺激胃泌素分泌的情況下則明顯增高,高胃泌素是胃潰瘍的重要發病機制之一。
(3)慢性萎縮性胃炎:分A、B型。A型爲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壁細胞抗體陽性,壁細胞萎縮,胃酸分泌減少,刺激胃竇部G細胞分泌胃泌素增加;B型爲非自身免疫性疾病,壁細胞抗體陰性,病變部位主要在胃竇部,幽門腺G細胞受損,胃泌素分泌減少。幽門螺桿菌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增加。幽門螺桿菌刺激胃泌素的機制有很多因素,如炎症細胞因子的刺激增加,或由於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尿素酶使局部pH值升高等,均可使胃竇部胃泌素釋放增加,反之根治或抑制幽門螺桿菌感染後胃泌素釋放均有減少。
(4)胃竇粘膜增生:胃次全切除術後殘留胃竇及慢性腎功能衰竭均可有血清胃泌素增高。
①胰泌素(secretin)試驗:爲激發試驗中最有價值者,既省時又少不良反應。常用secretin 2U/kg靜脈注射後,每隔5分鐘分別測定血清胃泌素的濃度,患者注射後5~10分鐘血清胃泌素值可升達500pg/ml。胰泌素能抑制胃酸分泌,故在胃竇G細胞增生和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胰泌素試驗時胃泌素和胃酸均可降低,或無變化或僅輕度升高。
②鈣輸注試驗:用鈣離子刺激腫瘤釋放胃泌素。常見葡萄糖酸酸酸鈣12~15mg/kg靜脈滴注,持續3小時,每隔30分鐘分別測定血清胃泌素的濃度。患者常於滴注後3小時血清胃泌素值達最高峯,大量增加常>400pg/ml。有高鈣血癥者忌作此試驗。十二指腸潰瘍者可少量升高,胃竇G細胞增生者其結果無一定規律性。
③標準試餐試驗:常以麪包1片,牛奶200mL,煮雞蛋1只,乾酪50g(含脂肪20g、蛋白質30g、碳水化合物25g)爲標準試餐作刺激劑。進餐後每隔15分鐘分別測定血清胃泌素的濃度。患者於試餐後血清胃泌素無增加或極少增加,增加值小於空腹血清胃泌素的50%,而胃竇G細胞增生者血清胃泌素可增加2倍以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呈中度增加。
4.9 附註
胃泌素的釋放受迷走神經的興奮影響,亦受食物刺激、胃幽門竇擴張、體液因素等因素興奮,胃腸內容物的PH值對胃泌素的釋放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