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說山人服氣法

中醫學 氣功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áng shuō shān rén fú qì fǎ

2 註解

王說山人服氣法氣功功法[1]。結合意引、存想以進行鍛鍊的一種“食氣”方法[1]。見於《雲笈七籤》卷59中[1]。其功法:1.不拘時節,但覺飢時,即行嚥氣納新,不用閉氣,不求飽滿;2.新氣上來,則舊氣(濁氣)下泄,當任其自出,不得抑祕;3.飯後如覺脹悶,可一咽二咽壓之以助消化;4.若於嚥氣後,覺腹中小有不適,可行氣作“小導引”或臥於牀,東轉西翻,並以意驅逐之使下;5.若有疾在上,用意驅逐之向下;若有疾在四肢及左右側,並以意驅逐之使外出[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