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貺

中醫學家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áng kuàng

2 註解

王貺爲宋代醫家,或誤作王況,字子亨,考城(今河南蘭考)人[1]。曾拜南京(今河南商丘)名醫宋道方學醫,爲其女婿,盡得其傳[1]。其技藝甚精,尤長於針刺治療奇疾,嘗治一患者因驚而吐舌不能縮回,名噪一時[1]。後更加意於方書[1]。宣和年間(1119-1125年)以醫得幸,人稱“王朝奉”[1]。著有《濟世全生指迷方》3卷(1126)[1]。其脈論及辨脈法諸條,明白通曉,被視爲診家樞要[1]。今本系從《永樂大典》錄出,分爲4卷,多簡稱《全生指迷方[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