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tǔ yǐng
climatic goit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土癭爲病名,指因水土因素而引發的癭瘤[1]。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爲癭癭的一種。癭出自《爾雅》,又名大脖子、癭氣。《說文解字》:“癭,頸瘤也。”癭瘤的名目較多,《聖濟總錄》卷一二五有五癭,即石癭、泥癭、勞癭、憂癭、氣癭。發病與水土因素有關,或憂思鬱怒,肝鬱不舒,脾失健運而致氣滯痰凝於頸部而成。頸部腫塊色紅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有如櫻絡之形狀。多指甲狀腺腫大一類疾患[2]。
孫思邈分癭瘤爲五,即:石癭、氣癭、勞癭、土癭、憂癭。治用五癭丸方,即取鹿靨以佳酒浸、炙幹內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十具愈。靨,一說爲甲狀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