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地的種形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註解

種羣,在比較均質的地域空間上不分開而生活的狀態下,通過生態的乃至時間的隔離寄生棲息地選擇的不同等產生生殖隔離,而引起種分化的過程,叫做同地的種分化同地的種形成。這個概念在達爾文以前的博物學家雖也有所認識,但作爲與地理的種分化(異地的種分化)相對應的同地的種分化還是自E.Mayr(1942)對這些問題整理以後才被一般所應用。不過後來又提出佔有支配地位的新見解,認爲假定限於種羣雌雄有進行交配的機會(panmicticmating),由於通過不斷地反交,突變遺傳因子種羣擴散同地的種分化產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E.Mayr等,1963)。對此理論進行批判和異議的雖並不比以前少(V.C.Dethier,1954),但J.Maynard Smith(1966)提出的理論認爲,有一定穩定程度的多型存在,對特定棲息場所已很適應的各型個體間,如具有高頻度的交配傾向(assortat-ive mating),可促進棲息場所選擇的差異,這樣被生殖隔離種羣就有可能進行同地的種分化。關於同地的種分化問題,以後又開始進行了活躍的討論,提出了選擇性強的寄生性昆蟲、植食性昆蟲、以及具有共生關係的動物羣,其中有相當部分的同地的種分化的實例(G.L.Bush,1975)。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