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辨證

中醫學 體質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ǐ zhì biàn zhèng

2 英文參考

Constitutional differentiation

3 註解

體質辨證即在辨證過程中參合體質情況幫助診斷。

體質辨證的基本內容有:

(1)推斷生命壽天。形氣精神活動適應者壽,不相適應者夭;血氣盛、充形體、皮固肉堅者壽,血氣不能充養形體,皮疏脆者夭;顴骨矮小,耳廓薄小壽命較短,平人氣勝形者壽;病而形肉脫氣勝形者死,形勝氣者危,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

(2)定病位。體型消瘦兒童或青少年、女性患者,其發生疾病多與肝腎有關;體形肥胖者,發病多與脾胃有關;兒童易因飲食失節或食入不潔物致病;體型消瘦,矮小患者病多與腎有關;小兒腎氣未充,老人腎氣已衰,疾病定位應考慮腎。

(3)定病性。老人、虛人疾病多陰證;小兒、青壯年,平素體質壯實者,疾病多陽證;體胖豐腴,肌膚柔白,陽虛稟質顯然;形瘦尖長,皮色憔悴,陰虛木火無疑。

(4)預測轉歸。素體陰虛,感受外邪常迅速入裏化熱,傷肝腎之液;素體溼盛,易受外溼而爲泄爲腫;素體陽虛,感邪易寒化,致脾腎陽虛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