鮧魚涎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í yú xián

2 《*辭典》:鮧魚涎

2.1 出處

本草圖經

2.2 拼音名

Yí Yú Xián

2.3 來源

爲鮎科動物鮎魚皮膚分泌的粘液。

2.4 形態

動物形態詳"鮧魚"條。

2.5 功能主治

本草圖經》:"主三消鮧魚涎,溲黃連末作丸,飯後烏梅煎次,下五,七枚,渴便頓減。"

2.6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