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鐵鞭草
2.1 出處
《陝西中草藥》
2.2 拼音名
Tiě Biān Cǎo
2.3 別名
2.4 來源
2.5 原形態
小灌木。莖常在近基部分枝,枝條細長柔弱,先端下垂,具條紋。三出複葉,小葉片小而薄,倒卵形或狹長倒卵形,長6~25毫米,寬3~16毫米,先端截形,微缺,且具尖刺,初生時多毛,尤以下面密被白色絨毛。總狀花序腋生,柄短,總花梗較粗;小苞片卵形,急尖;萼5裂,裂片披針形;花冠蝶形,粉紅色至紫色,旗瓣倒卵形,較龍骨瓣爲短;雄蕊10,2體;雌蕊1,花柱細長。莢果橢圓形,長4毫米,有毛。花期9月。
2.6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叢林中。分佈東北各省,南至長江流域以至西南各地。
2.7 性味
《陝西中草藥》:"根:味澀,性涼。"
2.8 功能主治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2.10 附方
治疳積:鐵鞭草根五錢,野棉花五錢,水煎雞蛋三個,蛋熟後,將殼打碎,再煮至雞蛋變爲黑色。喫蛋喝湯,每日一劑。(《陝西中草藥》)
2.11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