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止咳平喘 中藥中毒 中藥學
tiān zhú zǐ
天燭子爲中藥名,出自《三奇方》,爲《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的南天竹子之別名[1]。
天竺子、天燭子、南竹子[2]
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果實。產江蘇、浙江、廣西等地。[2]
苦、澀、微甘,平,有小毒。入肺經。[2]
功在止咳平喘。治咳嗽,哮喘,百日咳。[2]
煎服:3~9g[2]。
內服過量,易引起痙攣和神經麻痹[2]。
本品含生物鹼,爲南天竹鹼、南天寧鹼、南天青鹼等。還含蹄紋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苷、翠菊苷。又含氫氰酸,系以氰苷形式存在。[2]
南天竹鹼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使反射活動亢進及肌肉痙攣,對離體及在體蛙心有抑制作用。南天竹鹼還可增加冠脈流量,低濃度興奮平滑肌,高濃度則抑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