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tào guǎn xiōng qiāng bì shì yǐn liú shù
4 準備
1.物品準備 清潔盤,小手術包1件,無菌塑料導管1根(內徑>4mm,長30cm)、穿刺套管針1根(內徑>5mm)(圖1),無菌水封瓶1個。

2.詳細體檢,作必要的輔助檢查,明確診斷,正確選擇適應證。應進行胸部攝片,咳嗽較頻者,術前1h口服可待因0.03~0.06g。
5 方法及內容
1、咳嗽較頻者,術前1h口服可待因0.03-0.06g。
2、患者側臥位,病側向上,上肢高舉過頭,胸下可置一小枕。
3、手術部位應選氣量較多處,一般在鎖骨中線第2前肋間、腋前線或腋中線的第4或第5肋間。常規皮膚消毒,鋪無菌洞巾,常規局麻直至壁層胸膜。
4、皮膚先做小切口,用套管針刺入胸壁,緩慢進入胸腔,拔去穿刺針芯,將導管多孔端通過套管插入胸膜中,退出套管針,以縫線固定導管於胸壁,其上蓋以無菌紗布。
5、將導管的尾端與水封瓶的長玻管上端連接,長玻管的下端達水面下的2-3cm,胸膜腔內氣體即通過玻管排出。
1、術後靜臥。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防止受壓、扭曲及脫出。
2、鼓勵患者咳嗽,排痰,以促使肺膨脹。
3、如引流排氣後,瓶中不再出現氣泡,胸膜腔壓力呈負壓時,可夾閉導管,觀察24-36h,經透視氣體消失或積氣不多時,可拔除導管。拔管後仍應進行胸部攝片和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