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膜
通过横隔膜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的脊椎动物,其覆盖胸腔内壁和内脏器官特别是肺表面的浆膜称为胸膜。腔内含少量浆液,其内压低于大气压(负压),由于腔内负压和浆液吸附,使腔、壁胸膜紧紧贴在一起,实际上胸膜腔只是一个潜在性腔。呼吸时,随着胸腔容积的变化,肺容积也在不断改变,从而完成肺和外界的气体交换。
-
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
镜下囊性表现同Ⅰ型,实性同Ⅲ型,肿瘤有原始胚芽,或梭形恶性细胞在囊壁上斑片状或结节状增生,或上皮内存在横纹肌肉瘤样细胞。Ⅱ型和Ⅲ型胸膜肺母细胞瘤由于有恶性梭形细胞成分存在,鉴别诊断包括横纹肌肉瘤,尤文肉瘤,畸胎瘤,滑膜肉瘤,其他的梭形细胞/未分化细胞肉瘤,以及肺母细胞瘤;凝血功能;
-
肺的超声诊断技术
名称:肺的超声诊断技术概述:胸部X线片及CT扫描中贴近胸膜的肺外周型占位病变,由于不受正常肺组织气体干扰,多数能得以显示。2.体位根据病变位置不同选择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双手上抬或抱头,以使肋间充分展开。6.肺实变回声酷似肝脏,此时有可能通过实变肺或胸水观察实变肺内有无局限性占位病变。
-
颈、纵隔或胸腔引流术
手术名称:颈、纵隔或胸腔引流术分类:胸外科/胸部创伤手术/食管创伤的手术治疗/食管穿孔及破裂的手术治疗/食管穿孔的晚期手术概述:食管穿孔超过24h,常因纵隔及胸膜腔发生腐臭性感染及食管壁严重的炎性水肿,多难以完成一期缝合修补。麻醉和体位:局部浸润麻醉。2根肋骨后段,将胸膜推开暴露后纵隔及脓肿。
-
经胸腔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图解1-1干纱布填塞使胸膜发生粘连1-2图1经胸腔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适应证此法不常应用,仅在右肝上前间隙的高位脓肿或腹膜外间隙脓肿时才采用。5日后再行二期手术。二期手术为切开排脓,从原切口进入,通过粘连的胸膜和膈肌,先用针穿刺,抽出脓液后,沿穿刺针切开,再以手指伸入脓腔分开纤维隔,放置引流条[图1-2]。
-
经肋骨、横突切除结核病灶清除术
有时死骨在椎体深处,表面仅见小的骨瘘孔,容易忽略,应对照x线片、ct片及术中发现来定位,然后用凿扩大瘘孔,摘除死骨。用骨凿在2个或以上病椎的侧方凿宽、深均约1~如胸膜腔污染较重,应置胸腔引流管经肋间引流。2.清除病灶时注意避免损伤脊髓,强调在直视下清除,由后向前刮除,避免将病变组织推入椎管。
-
经胸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经胸肝脓肿切开引流术适用于右叶后侧顶部脓肿。病人取左侧卧位,可用全麻或肋间阻滞麻醉,在右第7、8或第8、9肋间斜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肋骨骨膜,分离、切除肋骨一段约3~3针,再行肝脓肿试验穿刺、引流及置入引流管。适应证1.脓腔较大的细菌性肝脓肿。2.阿米巴肝脓肿继发感染或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
乳癌扩大根治术
乳癌扩大根治术,是指乳癌根治术的同时一并切除乳房内侧部的胸壁,即在胸膜外将第2、3、4肋软骨,包括胸廓内动、静脉和胸骨旁淋巴结(即乳房内动、静脉及其周围的脂肪及淋巴组织)切除。2.切除胸廓内血管、脂肪及淋巴结于胸骨旁第1肋骨下缘至第5肋骨上缘,纵行切开肋间肌及肋软骨内侧软骨膜。注意防止切透胸膜。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在穿刺基础上插管,适用于需持续补液的病人,以使病人免遭频繁穿刺浅静脉之苦,必要时也可作采血化验、插管加压输液或中心静脉压测定。下方为第1肋1内后方为胸膜顶。3·穿经结构穿经皮肤、浅筋膜即达锁骨下静脉。5·失误防范(1)穿刺方向始终朝向胸锁关节,不可指向后下方,以免损伤胸膜及肺。
-
剑突下心包开窗术
手术名称:剑突下心包开窗术别名:经剑突下心包引流分类:心血管外科/心脏创伤手术/非穿透性心脏伤的手术治疗/心包伤的手术治疗/血心包与急性心脏压塞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7.1201概述:心包伤可为胸膜—心包撕裂伤和膈—心包撕裂伤两类。术中注意要点:1.经切口伸入示指推开两侧胸膜时应紧贴胸壁分离,以免刺破胸膜。
-
经剑突下心包引流
手术名称:剑突下心包开窗术别名:经剑突下心包引流分类:心血管外科/心脏创伤手术/非穿透性心脏伤的手术治疗/心包伤的手术治疗/血心包与急性心脏压塞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7.1201概述:心包伤可为胸膜—心包撕裂伤和膈—心包撕裂伤两类。术中注意要点:1.经切口伸入示指推开两侧胸膜时应紧贴胸壁分离,以免刺破胸膜。
-
左下肺叶切除术
如下叶背段以气管与上叶支气管距离很近,则宜分别切断背段及基底段支气和,以免损伤上叶支气管。手术图解7-1切开上、下叶间胸膜,分别显露、结扎、切断下叶背段和基底段动脉7-2切断、结扎肺下韧带,显露、结扎、切断左下肺静脉主干7-3缝扎支气管动脉后切断、缝合左下叶支气管7-4胸膜瓣覆盖残端图7左下肺叶切除术
-
左上肺叶切除术
检查残端无漏气、出血后,以纵隔胸膜覆盖固定。手术图解6-1切开肺门上缘纵隔胸膜,显露、结扎、切断迷走神经分支及左肺动脉上叶尖后段分支6-2在上、下叶间切开胸膜,显露、结扎、切断上叶前段、舌段动脉分支6-3结扎、切断左上肺静脉6-4缝扎支气管动脉后切断、缝合左上叶支气管,用下叶肺和心包覆盖残端图6左上肺叶切除术
-
支气管瘘修补术
概述:支气管瘘分为支气管胸膜瘘和支气管淋巴瘘。操作名称:支气管瘘修补术适应证:支气管瘘修补术的适应证如下:1.患者一般状况可,不伴有严重的感染。2.若合并严重的胸腔内感染,则应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胸腔内闭式引流充分后(引流量<10ml/d),多于肺切除术后3~6个月行手术治疗。
-
胸膜腔
胸膜腔pleuralcavity胸膜腔是胸膜壁层和脏层在肺根部互相反折延续围成两个完全封闭的腔,为一潜在的腔,腔内为负压。内有少量液体而无空气,液体分子间有内聚力,使两层贴在一起。液体粘滞性低,可在两膜间起润滑作用。当胸壁被刺破时,外界空气从伤处冲入胸膜腔,胸膜腔内充满空气,即气胸。
-
胆固醇脓胸
概述:胆固醇脓胸是一少见的慢性胸膜腔积液病变,胸腔积液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多见于男性青壮年,病程较长,常因胸闷、胸痛进行检查而发现。右侧胸腔病变较多,常呈包裹性,局限于肺底与横膈之间。对有中毒症状、反复穿刺抽液效果不佳者,应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个别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者,可采用胸廓成型术以消除脓腔。
-
后侧腹膜外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图解1-1切口1-2横行切开第12肋床1-3显露肝后区1-4脓肿偏上,向上分离1-5脓肿偏下,沿肾上极向前向下分离1-6试验穿刺1-7脓腔引流图1后侧腹膜外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适应证右肝上后间隙脓肿、右肝下间隙脓肿以及腹膜外间隙脓肿均可采用右后侧腹膜外切开引流术。在剥离骨膜时,注意肋骨上缘和内面,以免损伤胸膜。
-
右上肺叶切除术
手术图解3-1切开纵隔胸膜,显露右肺动脉主干和上叶尖前段分支,结扎、切断尖前段动脉3-2在上、中、下叶间裂切开胸膜,显露、结扎、切断上叶后段动脉3-3显露、结扎、切断右上肺静脉上叶支3-4缝扎支气管动脉后切断、缝合上叶支气管3-5-13-5-2用奇静脉周围组织覆盖残端图3右上肺叶切除术
-
右侧全肺切除术
在完全分离胸膜粘连后,将肺门前、后及上缘的纵隔胸膜全部剪开,将肺向下后方牵引,在肺门上方可以见到迷走神经分向肺门的神经丛及伴随的小血管,应予全部切断、结扎。再分离奇静脉与上腔静脉汇合处下方的纵隔结缔组织,即能显露右肺动脉主干及及其上叶尖前段动脉分支。在支气管远端夹上支气管钳后向外牵引病肺。
-
左侧全肺切除术
在主动脉弓下和膈神经后侧,显露左肺动脉主干。2-1切开纵隔胸膜,切断、结扎迷走神经分支,显露左肺动脉主干2-2结扎、切断左肺动脉主干2-3显露、结扎、切断左上肺静脉2-4切断、结扎肺下韧带2-5结扎、切断左下肺静脉2-6缝扎支气管动脉后切断、缝合左总支气管2-7缝合纵隔胸膜,覆盖残端图2左侧全肺切除术
-
套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操作名称:套管胸腔闭式引流术适应症:套管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张力性气胸,闭合性气胸气量较多者。应进行胸部摄片,咳嗽较频者,术前1h口服可待因0.03~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常规局麻直至壁层胸膜。5、将导管的尾端与水封瓶的长玻管上端连接,长玻管的下端达水面下的2-3cm,胸膜腔内气体即通过玻管排出。
-
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
7.胸部——前弓位(前后向)适用于肺尖病变、下胸部叶间胸膜积液及右中叶肺不张等,是在胸部正侧位片检查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检查。(3)胸部腋中线对准暗盒长轴中线。(4)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下缘包括前后肋膈角。注意事项:1.胸部——后前立位注意事项(1)设备条件具备时,应采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比值不小于10∶1。
-
浸润性胸腺瘤的放射治疗
操作名称:浸润性胸腺瘤的放射治疗适应证:1.浸润性生长的胸腺瘤外科术后。2.放射治疗范围局部瘤床边缘外放1cm(包括胸腺肿瘤和可能被浸润的组织或器官),对已有明确心包种植转移或心包积液者,应先给予全纵隔、全心包放射治疗,给予肿瘤量DT30~注意不要超出脊髓耐受剂量。
-
胸膜斑
胸膜斑(pleuralplaques)是指在X线胸片上,除肺尖和肋膈角区以外的、厚度大于5mm的局限性胸膜增厚,或局限性钙化胸膜斑块。
-
胸腔与纵隔B超检查
操作名称胸腔与纵隔检查(B超)用品及准备查胸壁、胸膜用5-10MHz的探头频率,胸腔、纵隔用3.5-5MHz探头频率。3.坐位时除胸部检查外,亦可从背部沿第7、8、9、10肋间横切扫查,探头并略向上倾斜。4.探头置剑突下,超声束从剑突下向上作冠状面、矢状面扫查,探头并向左、右、前上、后上倾斜,检查下、后纵隔。
-
食管良性肿瘤
食管平滑肌瘤多见于中年男性。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壁肌层,向食管腔内外缓慢生长,粘膜仍保持完整,因而不引致呕血。食管钡餐造影X线检查可显示边缘光滑整齐的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其上下缘与正常食管壁交界处呈锐角,肿瘤区食管粘膜皱襞被肿瘤撑平而消失但无破坏,吞咽动作可能见到平滑肌瘤随食管上下移动。
-
肺活量
概述: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VC受呼吸肌强弱、肺组织和胸廓弹性及气道通畅程度的影响。测定肺活量因不限呼气的速度,而测不出呼吸道通气不畅的疾病,因此采用时间肺活量测定法,作为肺功能的动态指标较为理想。患肺阻塞性肺部疾病者往往需要5~注意事项:测量前应向被检者说明测量方法;
-
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膈下间隙的应用解剖膈下间隙为横膈膜以下,横结肠及其系膜以上和两侧壁层腹膜之间的间隙。膈下间隙被肝脏分为肝上及肝下间隙;又进一步被镰状韧带、冠状韧带、三角韧带等分隔为右肝上前、右肝上后、右肝下间隙(又称morison囊)及左肝上、左肝下前、左肝下后等间隙;膈下间隙感染后发生脓肿,称为膈下脓肿。
-
夺真丹
处方:半夏(姜制)1两,丁香1钱,槟榔2钱,木香2钱,藿香3钱,附子(炮,去皮)半两,缩砂仁2钱半,胡椒2钱半,草豆蔻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营卫气虚,内受湿寒,传于胸膜,心腹痞闷,胁肋刺痛。摘录:《施圆端效方》引王子敬方(见《医方类聚》卷八十九)
-
链脱酶
药品说明书:别名:链脱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外文名:Streptodornase,DNA适应症:用于支气管扩张、肺脓疡等。用量用法:1.吸入或腔内注射:1次可达5万单位。注意事项:1.注射后可能引起无力、胃肠道反应,还偶有皮疹。2.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有支气管胸膜娄的活动性结核病人忌用。3.禁与肝素、枸橼酸盐等配伍。
-
肺炎性假瘤
概述:是肺部感染后局限性非特异性增生性瘤样病变,病理组织改变主要为纤维母细胞、各种炎症细胞、组织细胞及血管成分组成。诊断:一.病史、症状:多有呼吸道感染病史,可无临床症状或有间歇发作的发热、咳嗽、喀痰等表现,偶有咯血。二.体检发现:多数无阳性体征,有呼吸道感染时,可有发热,肺部听诊有干或湿性罗音。
-
尘性弥漫性纤维化
尘性弥漫性纤维化的定义:尘性弥漫性纤维化(diffuseconiofibrosis)是一种尘肺病理改变,为呼吸细支气管、肺泡、小叶间隔、小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胸膜下区因粉尘沉积所致的弥漫性胶原纤维增生。尘性弥漫性纤维化是指肺组织中出现肺间质呈不同程度纤维性增厚,可见局限性蜂房样变。
-
粉尘性反应
粉尘性反应是尘肺病变的一种,包括肺、胸膜、肺引流区淋巴结粉尘沉积、巨噬细胞反应、轻微纤维组织增生等。
-
高电压照相
高电压照相亦称高仟伏相,是指用120KV以上的电压拍照X线照片。常用120~150KV。其优点是X线穿透力强,以胸部照片而论,如被锁骨、肋骨或纵膈遮蔽的病灶容易显见;胸水或胸膜增厚遮蔽的肺部病灶也能够看到。
-
高千伏摄影
高千伏摄影(HighkVphotography)主要是以高管电压、低曝光时间对人体组织进行的摄影。用120KV以上的电压拍照X线照片。其优点是X线穿透力强,以胸部照片而论,如被锁骨、肋骨或纵膈遮蔽的病灶容易显见;胸水或胸膜增厚遮蔽的肺部病灶也能够看到。
-
便易经验集
《便易经验集》医方著作。清·毛世洪辑。刊于1791年。本书集录作者试用有效单方,分为头面、眼目、耳鼻、喉口、胸膜、四肢,下部、二便、妇女、小儿、疮毒、癣疥、伤科以及中毒、奇病等19类。每类皆先述病证,然后选录方药,并多附以作者治愈的例证。现有初刻本等十种清刻本,《汇刊经验方》本。
-
经胸食管下段和胃底曲张静脉缝扎术
经胸食管下段和胃底曲张静脉缝扎术sugiura用直接造影的方法证实,食管的引流静脉由左肺下静脉处开始,最低达胃底部。6.缝合食管胃底,闭合腹腔将食管下段和胃底切口分两层间断缝合,修复纵隔胸膜,缝合膈肌胸壁和腹壁切口,在第9肋间置胸腔引流管[图1]。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同胃底静脉缝扎术。
-
验膜
验膜疮疡诊法之一。即用以检查胸背部疮疡溃后是否穿透胸膜的一种特殊诊断方法。见《千金要方》。其法可概括为三:①用薄纸或竹内膜封贴疮疡患处,静观其动,如纸不动者膜尚未透,若纸随患者呼吸而呈规律摇动者,即说明膜已透。②用纸蘸麻油,以火点燃,向疮疡患处照之,如火焰向外动者,亦说明膜已破,不动者未破。
-
消化链球菌属
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菌体为革兰氏阳性,易变为革兰氏阴性菌,园形或卵园形,大小不等,直径0.3~消化链球菌可引起与诺非氏芽胞杆菌相似的急性坏疽,脓恶臭,产气较少而水肿严重。0.5um,对糖和蛋白均无反应,常由于拔牙进入血循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也常在头颈部、口咽、上呼吸道感染中出现。
-
腰三角
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12肋的附着处与腹内斜肌后缘相距较近,则下后锯肌亦参与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不等四边形的间隙。自上而下为助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为扩大手术野常切断腰肋韧带,将第12肋上提,此时需注意保护胸膜,以免损伤引起气胸。
-
颈部手术麻醉
1.一般颈部手术可在局麻、颈丛阻滞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对于颈前巨大肿物、肿物压迫气管或广泛的颈深部手术,宜选用气管内全麻。3.术中要加强监测,颈部大手术可能造成胸膜破裂、大出血或迷走神经反射性血压下降,心律不齐或心跳骤停,须严密观察及时处理。4.术毕待麻醉减浅,咳嗽、吞咽反射恢复,或清醒后拔管。
-
肉肓
肉肓为解剖结构名。《黄帝内经灵枢·胀论》:“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膜原指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丹波元简认为:“盖膈幕(膜)之系,附着脊之第七椎,即是膜原也。”(《医剩附录·募原考》)。
-
胸膜炎汤2号
《临证医案医方》:方名:胸膜炎汤2号组成:冬瓜子30g,葶苈子9g,薏苡仁30g,茯苓12g,旋覆花(布包),6g,代赭石(布包)12g,瓜蒌12g,薤白9g,杏仁9g,广皮9g,枳壳6g,桔梗6g。功效:泻肺利水,止咳。主治:渗出性胸膜炎,发热,咳嗽胸疼,胸膜积液,呼吸不畅,脉滑数,舌苔白。
-
胸内压
胸膜的脏层和壁层延续相连,形成密闭的胸膜腔,胸膜腔内的压力即为胸内压。蜷缩在子宫内的胎儿,胸腔容积很小,肺内不含空气,仅有少量液体;肺回缩力由两部分组成,即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表面液层的表面张力。在呼吸周期中,胸内负压随胸腔和肺容量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
-
听诊器
听诊器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只有160多年的历史。兰尼克为此大伤脑筋。兰尼克迅速走进医院的病房,临时找了一本纸封面的薄书本,把它卷成圆筒状,将圆筒的一端放置于病人的心脏部位,另一端贴在自己的耳朵上,结果使他大为惊奇,借助圆筒所听到的声音竟比以往用耳朵直接听诊更为清晰。在圆筒的中部分为两节,以便于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