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註解
太陽疽爲病名[1]。出《瘍醫準繩》卷三。即勇疽[1]。《劉涓子鬼遺方》卷一:“勇疽發起股太陰若伏兔,二十五日不瀉死……。”又《證治準繩·瘍醫》卷三:“或問兩太陽生疽如何?曰此名勇疽。亦名腦發疽、太陽疽。屬足陽明胃經。狀如伏鼠,寒熱並作,面目浮腫。宜活命飲加升麻、桔梗、烏金散。十日刺得黃白膿者生,清稀黑血者及潰爛透腦者死。”
3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6.
太陽疽爲病名[1]。出《瘍醫準繩》卷三。即勇疽[1]。《劉涓子鬼遺方》卷一:“勇疽發起股太陰若伏兔,二十五日不瀉死……。”又《證治準繩·瘍醫》卷三:“或問兩太陽生疽如何?曰此名勇疽。亦名腦發疽、太陽疽。屬足陽明胃經。狀如伏鼠,寒熱並作,面目浮腫。宜活命飲加升麻、桔梗、烏金散。十日刺得黃白膿者生,清稀黑血者及潰爛透腦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