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大黃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ì wèi dà huáng tāng

2 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嬰孺方》

2.1 組成

大黃4分,芍藥2分,當歸2分,甘草(炙)2分。

2.2 主治

少小衆癇,乳哺不時,發溫壯,吐利驚掣,胎寒腹痛,一十五癇

2.3 用法用量

1月兒服1杏核許,100日2杏核大小,以此爲率,水3升,煮1升,日3次,日夜可4服。服湯令母抱之,令小汗出;病甚者,令大汗出,汗後溫粉粉之;下痢者,勿令出汗也。

2.4 加減

發熱,加麻黃(去節)2分,先煮去沫,納諸藥;反折戴眼掣縮者,加細辛4分;乳哺不消,壯熱有實者,倍大黃,用刀劈破,勿令有碎末,無其疾不須增益;下痢者,減大黃3分之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