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胎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ù tāi wán

2 丹溪心法》卷五

2.1 別名

八月束胎丸

2.2 組成

黃芩復1兩,春、秋7錢半,冬半兩,白朮1兩(不見火),茯苓7錢半(不見火),陳皮3兩(忌火)。

2.3 功效

妊娠八月束胎。扶助母氣,緊束兒胎。

2.4 主治

妊娠7-8個月,恐胎氣展大難產

2.5 用法用量

口服。

2.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粥爲丸。

2.7 各家論述

醫方考》:凡患產難者,多由內熱灼其胞液,以致臨產之際,乾澀而難;或脾氣怯弱,不能運化精微,而令胞液不足,亦產難之道也。故用白朮茯苓益其脾土而培萬物之母;用黃芩清其胎熱,瀉火而存胞液;用陳皮者,取其辛利,能流動中氣,化其肥甘,使胎氣不滯,兒身勿肥耳。此束胎之義也。

2.8 附註

八月束胎丸(《女科指掌》卷四)。本方方名,《準繩·女科》引作“縮胎丸”。《玉機微義》本方用法:上爲末,粥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40丸,空心、白湯送下。

3 醫方類聚》卷二二七引《新效方》

3.1 別名

縮胎丸

3.2 組成

黃芩1兩,白朮1兩,枳殼7錢半,滑石7錢半。

3.3 功效

妊娠九月束胎

3.4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溫水送下。

3.5 加減

氣怯弱之人,黃芩減半;若臨月十日前,小水多時,減去滑石

3.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粥爲丸,如梧桐子大。

3.7 用藥禁忌

孕婦宜熱藥,不宜涼藥,元氣虧損者勿服。

3.8 附註

縮胎丸(《準繩·女科》)。

4 《保命集》卷下

4.1 組成

白朮枳殼(去瓤,炒)各等分

4.2 功效

胎瘦易生。

5 《古今醫徹》卷四

5.1 組成

白朮、條芩、廣皮各等分

5.2 主治

妊娠4-5月,飲食漸入,母氣日衰,母氣既衰,則不能約束於胎而胎氣寢大。

5.3 用法用量

虛者人蔘湯送下,多怒者砂仁湯送下。

5.4 製備方法

上爲末,水爲丸。

5.5 各家論述

白朮健母之氣,條芩益子之明,加以陳皮利其氣,而胎始得安。

6 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6.1 組成

生地6兩,枳殼1兩(炒),木香1兩。

6.2 主治

孕婦心痛悶絕,脈沉微數者。

6.3 用法用量

每服2-3錢,米飲送下。

6.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

6.5 各家論述

胎氣內壅,營陰受傷,而上犯心包,故心痛悶絕,昏不知人焉。生地滋陰壯水,以上榮心包木香開胃醒脾,以下安胎氣;更佐枳殼,瀉滯化氣,以除悶絕也;煉蜜丸米飲下,使營陰內充,則胎得所養,而氣不上逆,焉有心痛悶絕,昏不知人之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