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聖散

鍼灸學 灸法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uì shèng sǎn

2 概述

睡聖散爲古代麻醉藥方。施灸止痛方藥之一。見《扁鵲心書》:“山茄花八月收,火麻花八月收”,“採後共爲末,每服三錢,小兒只一錢,茶酒任下”;“如顛狂人不可灸,及膏粱人怕痛者,先服睡聖散然後灸之。一服止可灸五十壯,醒後再服再灸。”“人難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傷人。”據清·胡珏注:山茄花即曼陀羅花,火麻花即大麻(黃麻)花。[1]

3 扁鵲心書·神方》

3.1 方名

睡聖散

3.2 組成

山茄花(即鳳茄花,八月收)、火麻花(八月收)。

3.3 功效

人難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傷人。

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小兒1錢,茶、酒任下。1服後,即昏睡,可灸50壯,醒後再服再灸。

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6 附註

八月中,火麻花已過時,恐作七月爲是。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