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包皮皮瓣尿道成形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3 分類

小兒外科/尿道陰囊及其它疾病的手術/尿道下裂修補術

4 ICD編碼

58.45

5 概述

雙面包皮島狀皮瓣尿道成形術用於尿道下裂的治療。 尿道下裂是小兒泌尿生殖系統較多見的一種先天畸形(圖12.23.3.7-0-1)。在胚胎第5周時,泄殖腔窩前邊兩側的組織向前生長,產生兩個生殖結節生殖結節迅速長大,尿生殖竇隨之伸長,在生殖結節的腹側形成一條縱長的溝槽,即尿道溝,它隨胎兒發育從後向前閉合成爲尿道發育過程中遇有障礙,尿道溝不能完全閉合陰莖頭的尖部,則造成部分裂開,形成尿道下裂

病兒陰莖頭常扁平或呈新月狀,陰莖腹側的包皮往往缺損,或包皮如頭巾狀皺褶於陰莖背側。按照畸形輕重,可分爲:陰莖頭型陰莖型、陰莖陰囊型、陰囊型、會陰型,陰莖頭型陰莖型的尿道開口靠前者,一般不妨礙排尿和生殖功能尿道開口於陰莖幹後部,或位於陰囊會陰者,由於尿道海綿體的纖維性變,形成一條纖維束帶,造成陰莖向腹側彎曲畸形病兒坐位蹲位排尿。纖維索帶影響陰莖正常發育陰囊型和會陰型常因陰莖海綿體發育不全,使陰莖異常短小形似陰蒂,尿道外口在肛門前形似漏斗而敞開酷似陰道口。陰囊分裂成兩瓣,此型往往合併睾丸未降或發育不全,陰囊癟小如陰脣,常被誤認爲女性,這種情況屬假兩性畸形(圖12.23.3.7-0-2)。

雙面包皮島狀皮瓣尿道成形術包皮島狀皮瓣尿道成形術一樣也是一期手術的一種,爲包皮島狀皮瓣尿道成形術的改良術式。其特點爲利用包皮外板與成形的尿道一起轉移至腹側,使陰莖腹側有良好的皮膚覆蓋,條件是包皮要有足夠的長度。

7 術前準備

1.手術前1d,術野皮膚用1∶500新潔爾滅溶液或75%乙醇消毒尿道注入1∶2000新潔爾滅溶液2~3ml消毒尿道

2.備血200~400ml。

3.應用抗生素

4.清潔灌腸

9 手術步驟

1.切口  圍繞尿道外口做環形切口,向?頭外延長,至距繫帶0.5cm處做圍繞?頭的環形切口然後包皮在背側拉直,在包皮內板處做橫寬5cm、長2cm的皮島(圖12.23.3.7-1)。

2.將內板向內反轉後,以5-0鉻制腸線間斷縫合,做成管狀,但不分離外板與內板之間的皮下組織。沿包皮外板橫行切開,切口尿道管2cm(圖12.23.3.7-2)。

3.遊離皮島的蒂部,小心損傷蒂部的血管。遊離的長度以能順利將成形的尿道及其表面的皮島轉移至腹側爲度(圖12.23.3.7-3)。

4.將成形的尿道連同遊離帶蒂的包皮外板一起轉移至陰莖腹側,俾使包皮外板覆蓋在成形的尿道表面(圖12.23.3.7-4)。

5.從陰莖腹側?頭的近端向海綿體做一隧道,直達陰莖頭頂端的正常尿道開口位置,以便於成形的尿道通過此隧道於陰莖頭頂端處造口(圖12.23.3.7-5)。

6.將新成形的尿道遠端從隧道內拖出,近端與尿道外口用5-0鉻制腸線或5-0合成可吸收縫線間斷全層吻合1周;遠端新成形尿道外口與?頭的切口也用相同材料間斷吻合然後轉移至陰莖腹側的皮膚陰莖皮膚  逐層間斷縫合(圖12.23.3.7-6A、B)。

10 中注意要點

1.尿道成形手術,需要強調手術方法的正確設計和操作的準確、輕巧,避免組織損傷

2.轉移皮瓣必須保留皮下組織,保證皮瓣血運

3.尿道海綿體斷端或陰莖白膜被切開後,必須做縫合,防止術後陰莖勃起發生出血,形成血腫

4.皮瓣縫合必須無張力。

11 術後處理

雙面包皮島狀皮瓣尿道成形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陰莖用數層紗布加壓包紮,術後2~3d更換,以同法包紮。更換時要輕柔,避免撕揭紗布時使包皮與基牀分離,影響癒合。

12 併發症

12.1 1.出血

尿道海綿體斷端或陰莖白膜被切開後,如未做縫合,術後陰莖勃起時有可能發生出血,採用壓迫止血無效時,常須打開傷口清除血腫及縫合止血

12.2 2.感染

尤其在出血血腫的基礎上更易發生感染

12.3 3.壞死

皮片縫合張力過大時,有可能引起裂開及部分壞死,故縫合後若張力過大,應做背側減張切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