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手少陽經絡現象和現代研究摘錄
1. 一名病期18年的三焦經銀屑病患者,開始時右上臂發生紅斑,並不斷出現皮屑,逐漸形成線狀排列。檢查可見,紅色浸潤斑塊,表被銀屑,抓後有血露現象。上起肩胛,沿上臂外側中間向下,經肘部,循前臂正中,直至中指背側及食指背側,寬約2釐米,但在肘部擴大成片。在心包經也有一條同樣皮損。
2. 有一名症狀性癲癇患者反覆抽搐1年多。抽搐系突然發生,以後經常發作,數月一次或一日數次不等,每次持續2~10分鐘。每次發作前患者均感右手無名指及第四、五掌骨間背側發麻,沿前臂外側中間上行,至上臂中部後稍向後至肩部,經頸部達耳前,至面部後再行至頂部,有時有分支從耳前上方到達目外眥,所經路線與三焦經的循行大致相同。感傳性質爲酸脹與麻痛,但速度和強度不一定每次相同。當感傳速度快而強度大時,則抽搐也劇烈。患者曾用艾炷灸其感傳剛到之處,若感傳擴延慢,則可被阻止,抽搐也可避免。但當感傳到達上臂中部以上時,則較難阻止。當感傳到達頭頂時,則右上肢首先出現抽搐,嘴歪向右側,以後遍及全身、意識喪失。患者右肘上下有成串燒傷疤痕多個。用苯妥因鈉也能控制發作。顱骨X線平片發現左冠狀縫後中下部有一約2.5×3釐米的鈣化斑,其周圍骨質密度亦較高,但腦電圖、腦動脈造影、腰穿均無異常。
3. 用脈衝電針刺激三焦經井穴出現感傳後,再作接力刺激,直至感傳不再延伸,或感傳入耳爲止。對每個受試者每日激發1次,15次爲一個激程。過5~10天重複一個激程,共進行3~5個激程。結果表明,一般需要24次以上的激發感傳才能入耳,隨着激發次數的增加,促使感傳入耳所需的接力次數也越來越少。所觀察的23名聾啞學生,激發前均需接力感傳才能入耳。經激發後,其中19人勿需接力,感傳即可通過經脈全程,感傳入耳率也顯著提高。
4. 對36名健康人和15名微循環功能障礙的患者針刺三焦經的肩髎和支溝穴約50秒後,感傳即可到達無名指端。此時,該無名指甲皺微血管出現節律性收縮和舒張。一般收縮2~3秒後擴張5~6秒,反覆不停。微循環的變化與感傳呈平行關係,即感傳愈顯著,微循環的變化也愈明顯。這一變化僅出現於感傳到達的無名指,小指和中指均無類似的反應。在微循環障礙的患者,其瘀塞的血液常隨着血管的舒張而逐漸被清除,並有成團的紅細胞連續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