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病理生理
1.手的掌麪皮膚表皮層厚,角化明顯。因此,皮下膿腫穿入皮內層臺,一般難從表面潰破,而可形成啞鈴狀膿腫。
2.手的常麪皮下有很緻密的纖維組織索,與皮膚垂直,一端連接真皮層,另一端固定在骨膜(在末節手指部位)、腱鞘(在近節、中節手指部位)或掌筋膜(在掌心部位)。這些纖維將掌麪皮下組織分成許多堅韌密閉的小腔。感染化膿後很難向四周擴散,而往往向深部組織蔓延,引起腱鞘炎;在手指末節則直接延及指骨,形成骨髓炎。
3.掌面組織較緻密,手背部皮下組織較鬆弛,淋巴引流大部分從手常到手背,故手常面感染時,手背常明顯腫脹,易誤診爲手背感染。
9 治療方案
(一)治療
1.早期處理
(1)炎症尚未侷限,膿腫尚未形成時,應將患手抬高、制動,使之充分休息。患者站立時,將前臂用三角巾懸吊固定;臥位時,以枕頭或斜坡架將患肢抬高約45°。
(2)患手可用溼熱敷或溫熱水浸浴2~3/d,每次20min;或應用其他物理療法。
(3)酌情給予鎮靜藥或鎮痛藥。
(4)給予抗生素,手部感染的致病菌大多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一般用青黴素類或其他常用抗生素即可。
(1)膿腫形成後,應儘早切開引流。
(2)切開引流lh前,應給予大劑量抗生素,有助於預防手術操作可能引起的感染擴散。
(3)麻醉要求:麻醉必須達到充分止痛。一般膿性指頭炎、甲溝炎、甲下膿腫等手術,可在指根部用1%~2%普魯卡因作指神經阻滯麻醉;感染已延至指根部或手學者,可選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或全身麻醉。
(二)術後處理
3.給予適當的抗生素。
4.感染控制後,立即開始練習自動或被動活動,以防指關節強直。腱鞘炎切開引流後,早期活動可減少肌腱粘連,理療可促進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