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感染

疾病 普通外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ǒu bù gǎn rǎn

2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3 疾病概述

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比較常見。易被忽視的微小損傷如擦傷、刺傷、逆剝和切傷等,有時也可引起手的嚴重感染

4 疾病描述

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比較常見。易被忽視的微小損傷如擦傷、刺傷、逆剝和切傷等,有時也可引起手的嚴重感染,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病殘,以致影響手部功能,即使是細微的手部損傷,也應及時處理。

5 症狀體徵

腫脹、壓痛,伸直手指時疼痛加劇。手皮膚潰破口或竇道、前臂向心性蔓延的紅色壓痛條紋,滑車上及腋窩淋巴結腫大及壓痛。

6 疾病病因

外傷史。

7 病理生理

手的解剖特點決定了手部感染的特殊性。

1.手的掌麪皮表皮層厚,角化明顯。因此,皮下膿腫穿入皮內層臺,一般難從表面潰破,而可形成啞鈴狀膿腫

2.手的常麪皮下有很緻密纖維組織索,與皮膚垂直,一端連接真皮層,另一端固定在骨膜(在末節手指部位)、腱鞘(在近節、中節手指部位)或掌筋膜(在掌心部位)。這些纖維將掌麪皮組織分成許多堅韌密閉的小腔。感染化膿後很難向四周擴散,而往往向深部組織蔓延,引起腱鞘炎;在手指末節則直接延及指骨,形成骨髓炎。

3.掌面組織緻密手背部皮下組織較鬆弛,淋巴引流大部分從手常到手背,故手常面感染時,手背常明顯腫脹,易誤診手背感染

4.手部尤其是手指,組織結構緻密感染組織內張力很高,神經末梢受壓,疼痛劇烈。

5.手部腱鞘、滑囊與筋膜間隙互相溝通,發生感染後常可蔓延全手,累及前臂。

8 診斷檢查

1.詢問手部有無外傷史,尤須注意輕微的刺傷。

2.注意腫脹的部位、範圍及程度,手的姿勢、壓痛部位及最痛點,伸直手指時疼痛是否加劇。

3.注意患手皮膚有無潰破口或竇道,如有分泌物應作塗片檢查細菌培養抗菌藥物敏感度測定。

4.前臂有無向心性蔓延的紅色壓痛條紋,滑車上及腋窩淋巴結有無腫大及壓痛。

9 治療方案

(一)治療

1.早期處理

(1)炎症尚未侷限,膿腫尚未形成時,應將患手抬高、制動,使之充分休息。患者站立時,將前臂用三角巾懸吊固定;臥位時,以枕頭或斜坡架將患肢抬高約45°。

(2)患手可用溼熱敷或溫熱水浸浴2~3/d,每次20min;或應用其他物理療法。

(3)酌情給予鎮靜藥或鎮痛藥

(4)給予抗生素手部感染致病菌大多爲葡萄球菌鏈球菌,一般用青黴素類或其他常用抗生素即可。

2.手部感染膿腫形成後的處理

(1)膿腫形成後,應儘早切開引流。

(2)切開引流lh前,應給予大劑量抗生素,有助於預防手術操作可能引起的感染擴散

(3)麻醉要求:麻醉必須達到充分止痛。一般膿性指頭炎甲溝炎、甲下膿腫等手術,可在指根部用1%~2%普魯卡因作指神經阻滯麻醉感染已延至指根部或手學者,可選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全身麻醉

(二)術後處理

1.將患者手固定在功能位置,以懸帶吊起。睡臥時手部墊高。

2.每次換藥前用溫熱無菌液體浸泡

3.給予適當的抗生素

4.感染控制後,立即開始練習自動或被動活動,以防指關節強直腱鞘炎切開引流後,早期活動可減少肌腱粘連,理療可促進功能恢復。

5.如引流暢通,但傷口久不癒合,應檢查有無骨或關節感染,或肌腱壞死。必要時作X線攝片檢查

10 預後及預防

積極控制身體其它部位的感染,提高自身免疫力。

治療手部感染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