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本信息
《食管癌臨牀路徑(2009年版)》由衛生部於2009年9月18日《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胸外科4個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160號)印發。
3 發佈通知
衛辦醫政發〔2009〕16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爲規範臨牀診療行爲,提高醫療質量和保證醫療安全,我部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了賁門失弛緩症、自發性氣胸、食管癌和支氣管肺癌等胸外科4個病種的臨牀路徑。現印發給你們,請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當地醫療工作實際情況,組織臨牀路徑的試點工作,在我部印發的臨牀路徑基礎上,制訂各試點醫院具體實施的臨牀路徑。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及時總結試點工作經驗,並將有關情況反饋我部醫政司。
聯繫人:衛生部醫政司醫療處 胡瑞榮、付文豪
電 話:010-68792840、68792205
二○○九年九月十八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4.1 一、食管癌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食管癌(ICD-10:C15/D00.1)
行食管癌根治術(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術)(ICD-9-CM-3:42.41/42.42/42.5-42.6)
4.1.2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牀診療指南-胸外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4.1.3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臨牀診療指南-胸外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內食管胃吻合術或頸部食管胃吻合術。
2.經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內食管胃吻合術(胸腹二切口)或頸部吻合術(頸胸腹三切口)。
4.1.4 (四)標準住院日爲13-21天。
4.1.5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C15/D00.1食管癌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流程實施時,可進入此路徑。
4.1.6 (六)術前準備(術前評估)3-5天。
1.必需的檢查項目:
(2)凝血功能、血型、肝腎功能、電解質、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影像學檢查:胸片正側位、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掃+增強掃描)、腹部超聲或CT。
2.根據患者情況可選擇:
(1)超聲心動圖;
4.1.7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1.抗菌藥物:應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根據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2.術前30分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
4.1.8 (八)手術日爲入院第3-7天。
2.手術耗材:根據患者病情使用(圓形吻合器、閉合器、切割縫合器等)。
3.術中用藥: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
4.輸血:視術中情況而定。
4.1.9 (九)術後住院恢復10-14天。
2.術後用藥:抗菌藥物使用,應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可選用二代頭孢類或聯合應用甲硝唑類。
4.1.10 (十)出院標準。
1.進半流食順利。
4.1.11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2.術後出現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臟功能衰竭、吻合口瘻等併發症,需要延長治療時間。
4.2 二、食管癌臨牀路徑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食管癌(ICD-10:C15/D00.1)
行食管癌根治術(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術)(ICD-9-CM-3:42.41/42.42/42.5-42.6)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13-21天
時間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3天 | 住院第4天 (手術前1天)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 完成病歷書寫 □ 開化驗單及檢查申請單 □ 主管醫師查房 □ 初步確定治療方案 | □ 上級醫師查房 □ 臨牀分期與術前評估 | □ 上級醫生查房 □ 完成術前準備 □ 術前病例討論,確定手術方案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胸外科二級護理常規 □ 飲食:◎半流質飲食◎流質飲食 臨時醫囑: □ 感染性疾病篩查 | 長期醫囑: □ 霧化吸入 | 臨時醫囑: □ 術前禁食水 □ 術前腸道準備 □ 術前留置胃管 □ 備皮 □ 備血 □ 其他特殊醫囑 |
主要 護理 工作 | □ 入院護理評估 | □ 呼吸功能鍛鍊 | □ 宣教、備皮等術前準備 □ 提醒患者禁食水 |
病情 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護士 簽名 | |||
簽名 |
時間 | 住院第5天 (手術日) | 住院第6天 (術後第1天) | 住院第7-14天 (術後第2-9天)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留置尿管 □ 手術 □ 術者完成手術記錄 □ 住院醫生完成術後病程 □ 主管醫生查房 □ 觀察生命體徵 | □ 上級醫師查房 □ 住院醫師完成病程書寫 □ 觀察胸腔引流及胃腸減壓情況 □ 觀測生命體徵 □ 鼓勵並協助患者排痰 □ 必要時纖支鏡吸痰 | □ 上級醫生查房 □ 住院醫生完成病程書寫 □ 應用腸內營養 □ 必要時纖支鏡吸痰 □ 視情況停用或調整抗菌藥物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特級或一級護理 □ 禁食水 □ 吸氧 □ 清醒後半臥位 □ 持續胃腸減壓,記量 □ 心電監護 □ 胸管引流記量 □ 持續導尿,記24小時出入量 □ 霧化吸入 □ 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 □ 鎮痛藥物 臨時醫囑: □ 其他特殊醫囑 | 長期醫囑: □ 胸外科一級護理 臨時醫囑: □ 胸片 □ 其他特殊醫囑 | 長期醫囑: □ 胸外科二級護理 □ 停胸腔閉式引流計量 □ 停胃腸減壓 □ 術後5-6天進流食 □ 停記尿量、停吸氧、停心電監護 □ 停霧化 臨時醫囑: □ 拔除尿管 □ 拔除胃管 |
主要護理工作 | □ 術晨留置胃管、尿管 □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心理和生活護理 | □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指導術後呼吸訓練 □ 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呼吸功能訓練 □ 心理與生活護理 |
病情 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護士簽名 | |||
醫師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