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狭窄临床路径(2016年版)
(5)内镜检查,必要时活检;(4)食管内镜超声等。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支架移位,气管受压呼吸困难,原发肺部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二、食管狭窄临床路径: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食管狭窄(ICD-10:K22.205)(包含瘢痕性狭窄和局部肿瘤复发)或纵隔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
-
腹部脂肪堆积临床路径(2016年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本组疾病包括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2)乳头溢液时行乳管镜检查;5.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第一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D)入院后监测血压评估病情,适时终止妊娠(二)诊断依据。4.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监测尿量及眼底,超声胸腹水。(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2天。: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
-
贲门癌(食管-胃交界部癌)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经左胸或胸腹联合切口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胸腔内吻合术(含腔镜)。: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6.001/C16.002/C16.051贲门癌疾病编码。(3)肺功能、心电图;(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胸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
-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2019年版)
(3)凝血功能。3天切口换药,注意观察切口渗出情况。(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部分患者受血性脑脊液刺激或对减压垫棉或其他材料有排异反应,术后出现长时间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情况,需要行腰椎穿刺,如果确诊为颅内感染需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doc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表单.
-
食管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食管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胸外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印发。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2.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胸腹二切口)或颈部吻合术(颈胸腹三切口)。(2)食管内镜超声等。
-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第一诊断为子宫内膜恶性肿瘤(ICD10:C54.100),行手术治疗。2.手术路径:经腹或经腹腔镜手术。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抗菌药物4.输血(包括所有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3.术后用药:静脉营养、补液、镇痛、止吐、电解质等;
-
贲门癌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经左胸或左胸-上腹两切口或胸腹联合切口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胸腔内吻合术(含腔镜)。(4)内镜检查+活检;(2)食管内镜超声等。3.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调整血糖血压,营养支持。3.体温正常,胸片提示无明显感染征象。
-
食管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2012年版)
2.经右胸手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或颈部吻合,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术;(3)肺功能、心电图、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内窥镜+组织活检、颈部超声或CT、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平扫+增强扫描)。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等。(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抑酸、化痰、镇痛、解痉、抗气道炎症、抗凝等药物。
-
食管癌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3)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4)内镜检查+活检;3.体温正常,胸片提示无明显感染征象。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
闭合性跟腱断裂临床路径(2016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闭合性跟腱断裂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闭合性跟腱断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3)凝血功能;(5)踝关节侧位X线片;:1.围手术期并发症:伤口血肿、感染、皮肤坏死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血运观察: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尤其注意肿胀程度。
-
贲门失弛缓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3)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食管测压,超声心动图(高龄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肺功能。4.术后1天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拔除胃管。5.如术中无粘膜破损,术后2天可饮水(经胸者可在饮水前口服亚甲蓝证实无消化道瘘),术后3天可进流食;
-
结肠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结肠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10月26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肿瘤专业3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80号)印发。: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D01.0结肠癌疾病编码。5.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
-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6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印发。: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8.超声检查;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
脐膨出临床路径(2016年版)
:一期脐膨出修补术(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基本治疗方案:呼吸管理,补液、抗炎,保暖,肠功能恢复。3.术后可选择复查项目:腹部平片,胸片4.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16县级医院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3.预防性抗菌药物: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
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2011年县医院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血型+RH因子、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2.合并胆道狭窄、占位者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腮腺肿物及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或包括腮腺肿瘤及瘤周正常腮腺切除的部分腮腺切除术,其适应证为:1.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2)凝血功能;(3)血生化;: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
胃癌根治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
基本信息:《胃癌根治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2日《关于印发胃癌根治手术等6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13号)印发。2.胃癌根治术中,胃的切除范围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浸润程度等决定,可分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近端胃大部切除、全胃切除术、胃部分切除。
-
胃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胃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10月26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肿瘤专业3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80号)印发。3.姑息手术(胃癌姑息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或胃造口术):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条件不允许,但合并梗阻、出血的胃癌患者。5.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2)免疫组化;
-
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
基本信息:《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2日《关于印发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等4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16号)印发。(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感染疾病筛查□中上腹部强化CT;
-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9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消化内科专业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0号)印发。1.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断明确。:1.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禁食水,必要时置入鼻胃管,酌情吸氧。
-
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唇裂等口腔科9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7号)印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一般不考虑输血。
-
舌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舌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3.病理明确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建议行术后放疗。: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01-C02舌癌疾病编码。(2)凝血功能;(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
颧骨骨折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颧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适应证为:1.有外伤史,颧骨骨折诊断明确;2.术后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根据骨折及感染的程度决定。
-
老年人内镜检查
概述:消化道内镜能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壶腹至降段的黏膜形态及病变,如有病变可作活体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诊断操作名称:老年人内镜检查适应证:老年人内镜检查适用于:1.有消化道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胀、痛、吞咽不适、梗噎、嗳气、呃逆及不明原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等。
-
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2016年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第一诊断为颌骨囊肿包括上颌骨囊肿(包括含牙囊肿、角化囊肿、根端囊肿、正中囊肿)(ICD10:S02.402)行上颌骨囊肿刮治术(ICD-9-CM-3:76.76)(二)诊断依据。:1.生命体征平稳。
-
上颌骨骨折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适应证为:1.有外伤史,上颌骨骨折诊断明确;2.术后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根据骨折及感染的程度决定。
-
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第一诊断为下颌骨骨折(ICD10:S02.6)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6.76)(二)诊断依据。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一般不考虑输血。
-
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1号)印发。2.全身无手术禁忌证。:必须检查的项目:1.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设计;(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2.上下牙列就位于咬合导板内,咬合关系稳定。